數目不少。
又據不完全的估計,在四十年代的初期,先後投降入汪政權的原國民黨中央委員有二十人及高階將領五十八人。據稱,他們這大批人是為要執行當年國民黨所謂的「曲線救國」,當兵的加入皇協軍,分頭剿共。現時關於這類陳述,還有史料透露,其後原屬國軍新編第五軍軍長孫殿英因戰敗為*所俘,在他保留的密函中,搜獲蔣介石給他的當年手諭。若真,那確是夷匪所思的難堪實證。 。 想看書來
第4章,第2節:遠征緬甸,代價非淺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4章,第2節:遠征緬甸,代價非淺
第4章,第2節:
遠征緬甸,代價非淺
人們奇怪,在抗戰時,中國為何派軍遠征緬甸?而且前後兩次,負出代價非淺。有十多萬士兵因而陣亡。
據史家稱,其時政府最大的遠征緬甸理由是要保中國西南大後方軍備的補給。讀者尤應記得,中國在淞滬戰敗後,南京政府遷往重慶。重慶位於四川,在中國的西南,也因此被稱為抗戰的大後方。從1938年到1940年,日本未發動太平洋戰爭前,這重慶大後方的主要供給由中國以外經滇緬公路而輸入。但是,到1940年,德、意、日組成軍事的聯盟,稱軸心國,在全世界發動侵略。日軍向美國珍珠港突襲的同時,揮兵全面地在太平洋發動了戰爭,隨進軍東南亞各國,當然包括緬甸在內。直接威脅到中國大後方外來援助。那是因為,中國的運輸線,自外進入重慶,就是滇緬公路。緬甸是英屬地。日軍攻入仰光。英軍節節敗退。與此同時,中國加入為反法西斯同盟一員,正式向日宣戰,成為世界四大主盟之一。蔣介石被任命為中國戰區總司令。原先包括緬甸,隨後又不包括。其分別是英國不想讓蔣介石指揮緬甸戰爭。但是,無論如何,中國自身要保護西南大後方外援,又有義務支援同盟國抗日,就有了新任務,出兵緬甸抗日。這就是當年原因與理由。
1941年12月25日,中英簽署條約,同時在英國要求下,蔣介石派出遠征軍。本來共同抗日。只是,英國對中國的軍隊心存歧視,同時並不看重其戰鬥力。最初,不讓進入緬甸範圍;所以那時中國大軍停在雲南邊界候命。後來因為日軍連陷緬甸多城,英國才讓他們開入境內。然而,到那時候,形勢大變。英國自己的打算是,放棄緬甸,退入印度。因為英國最大的亞洲利益和資源是在印度。因此英國把守住緬甸認為屬次要。所以,當中國軍隊開進緬甸時,英軍已正在大舉地西移,儘量讓中國軍去擋日軍進攻,而她自己只顧抽兵撤退。就這樣,中國遠征軍成為她後盾,在戰略上掩護英軍逃走,捱打殿後。
不過,根據現時能讀到的紀錄,中國軍曾有輝煌的戰果。至少,在經過劇烈戰鬥後,曾把幾個城市收復。例如,曾有東瓜大捷及仁安羌大捷這些戰役。但又贏得這兩役的師長均先後死於緬甸。其中以戴安瀾之死甚為轟動。當時,在解救被困的英軍之後,友軍隨即走了,中國軍便捱打,最後,在日軍的陸續增援攻勢之下,只好棄城撤陣,分兵三路退出。最大的悲劇出現在這一階段。中國軍在逃離中死亡五萬人。據稱事情這樣發生。他們曾誤入野人山。除了也曾遇襲而傷亡,最慘迷失在叢林峻嶺。於是,斷糧加上毒瘴,陷身叢林沼地,因而,病死失縱不計其數,部份輾轉亦到印度。只有一小部份退回雲南。
中國首次派入緬甸的遠征軍是於1942年2月16日出發,由司令羅卓英及副司令杜聿明統領。共計有十萬人,番號是三支軍。杜聿明兼率第五軍,甘麗初率第六軍,及張軫率第六十六軍。本來緬甸劃入盟軍中國戰區,原先由蔣介石任總司令,並由美國將軍史迪威任參謀長。後來盟軍又決定把緬甸戰區範圍從蔣介石的指揮中拿走,改由英國韋維爾上將統領印緬戰區作戰。所以,中國遠征軍的統帥就此變成了由外國人擔當。即使如此,中國軍隊仍是盡其職守攻戰。3月19日,在仰光北面,勝利第一仗由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帶領下,與日軍激戰十二個晝夜,殲敵五千人,俘四百人,取得史稱東瓜大捷那場戰役。
另外第六十六軍亦於4月上旬進入緬甸。其轄下的新38師由副師長齊學啟率領,奉命於4月中旬開抵仁安羌北面進行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第一師及其戰車營。經過三晝夜的苦戰,日軍受挫後撤走了。於是,英軍獲救後西退至印度。這就是史稱仁安羌大捷。然而,由於英軍光是想逃出緬甸,中國軍的作用只掩護撤退。據說在轉移中,中國領軍與史迪威不和,就此在策略上彼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