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及歸其指揮的敵後游擊隊伍有過許多次殲滅性圍攻。據稱,早前規模較小的國軍「剿共」事件有:湖南「平江慘案」、河南「確山慘案」,都是*紅軍及其家屬被襲擊屠殺的個例。其後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曾計有:一、遣閻錫山部圍攻晉區的遊擊決死隊;二、遣朱懷冰部攻襲冀西的根據地;三、遣石友三部在冀南大舉進行討共。也於這段期間,毛澤東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衛性原則,從而剋制了這狂潮。
又第二次再由蔣介石重慶政府掀起的*高潮,是開始於1940年9月至10月的蘇中「黃橋戰鬥」,矛頭直接指向江北的新四軍,陳毅在此役中大敗韓德勤部,繼而,1941年1月4日發生了「皖南事變」,新四軍被龐大數目國軍在安徽茂林區圍殲,軍長葉挺被捕,副軍長項英死,新四軍被國軍指為違抗軍令,宣佈解除番號。*在此事件中採取了「有理、有利、有節」策略,一方面重組新四軍,一方面以輿論反擊。因各方支援響應才迫使蔣氏暫再收斂。
第三次*高潮的掀起,是蔣介石於1943年3月發表他署名的「中國之命運」,把中國當前的問題說成是「內政」的問題;所謂「內政」,就是「剿共」。適值第三國際宣告解散,國民黨叫囂剷除共產黨,並動員胡宗南,發兵達四十萬,於6月間包圍陝甘寧邊區,意圖出其不意閃襲延安。此舉被朱德發宣告阻止。*並連續在各地舉行萬人*,公開抗議,反對內戰。與此同時,又重申毛澤東已發表的「論持久戰」與蔣抗衡,針鋒相對。
雖然大規模的國共武裝對峙暫被化解,然而,*認為「蔣(軍)、偽(汪)、日(軍)」三方配合的「清鄉、蠶食、掃蕩」卻繼續。
*史家指出,四十年代初期,中日間的正面戰場上的交鋒,暫告停頓,但是淪陷區內敵後的游擊區戰鬥加劇。那是因為,日軍的太平洋戰爭正在擴大,對華戰略亦出現重點的轉移。其實就是,日本開始以汪精衛組偽政府,協其治華,並且調軍隊在日佔區內大搞「治安運動」,亦即現時史家所描述的「清鄉、蠶食、掃蕩」這些聯合「剿共」行動措施。又日軍把華北及華中內的不同範圍劃分為三種大區域,定名:治安區(即日佔區)、準治安區(即中、日雙方仍在爭奪的游擊區)、和非治安區(即*有根據地的解放區),然後分別以不同的策略,對敵後游擊隊及*八路軍採取殲滅戰。那才是最慘烈的生死戰鬥。
所謂「清鄉」,主要是在「治安區」內進行。由汪政權組皇協軍配合,承襲蔣介石的保甲制度,把鄉村逐一地圈定,加強特務活動,清除不穩分子,掠奪糧食物資,加強奴化教育,目的是意圖鞏固其佔領區的繼續統治。
所謂「蠶食」,是在「準治安區」實施。在這區內,既用恐怖手段亦採懷柔政策,其目的是把游擊區內的居民趕進日佔區內,然後把已空出的村莊平毀,務使游擊隊無法隱蔽活動,廣建碉樓,修封鎖渠,阻八路軍深入。
所謂「掃蕩」,是針對「非治安區」內*解放區抗日根據地而執行的。日軍在此沿用蔣介石剿共期間施行的「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即是,把村莊燒光,把疑者殺光,把物資搶光,意圖籍此摧毀抗日據點。
本來,汪精衛建南京政府不靠什麼軍隊;全賴日軍,狐假虎威。後來陸續有部份國軍投靠其陣營,最盛時據稱竟然曾擁兵至八十萬。有史家說,是蔣介石獻兵,與汪連手剿共。因日軍施行的「清鄉、蠶食、掃蕩」是由汪氏執行,又國軍隊伍在轉投南京偽政府後,就可以明目張膽地四出進行剿共。另據外界史料,投汪的國軍有:1941年3月國軍第五軍副軍長劉月亭率其所部投汪;5月國軍師長公秉藩率其所部投汪;6月國軍六十九軍軍長畢澤宇率部投汪;1942年2月國軍騎兵第一軍趙瑞、楊誠所率兩個師亦投汪;4月國軍第二十九集團軍副司令孫良誠率轄下師長三名、旅長三名、縱隊司令二名及其所部投汪;此外,還有些是隸屬國軍指揮的游擊隊或公安隊投汪,較為公開的有:蘇魯戰區遊擊縱隊副總指揮李長江率五個司令八個支隊共四萬人,及江蘇省保安八旅旅長楊仲華等投汪。至1943年4、5月間,尚有國民黨監察委員兼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勳,及新編第五軍軍長孫殿英等投汪。而這些投汪後的國軍及部份在日佔區內徵集入伍者組成了皇協軍,使南京的軍力曾達到八十萬眾,原屬於國軍的共計約五十萬,約佔其總軍力百分之六十二,另有百分之三十八是在日佔區內強拉壯丁,及改編土匪流氓組成。此外,還有汪氏南京政府的民團、警察沒計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