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文藝營收留作家們的時間,是有限定的。賴雅的最後期限到了,他不得不離開生活安逸的文藝營。
分別在即,但張愛玲對此又能做什麼? 她的一身中,經歷了太多的分離,送走了太多的人。她必須保證自己生活的安穩。
賴雅離開的日子,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張愛玲只能看著這個即將離開她的男人,她那父親一般的愛人。
實際上,喜歡漂泊的賴雅,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良配:他並沒有錢,也不會過日子,他所能提供給張愛玲的,只是心靈上的依靠。即便再標榜自己喜歡物質,張愛玲更加需要的,還是一個能夠懂她的男人。
她的經濟條件本就很不寬裕,在送走賴雅的時候,她卻將自己手中為數不多的錢都給了他。一個看透世情的女人,一個認為花愛人的錢就是幸福標誌的女人,在兩次戀情裡,都沒有享受到這樣的幸福。她夠聰明,卻不夠幸運。
這段如冬日陽光一般的感情,看似就要結束了。但是,在分別之後不久,張愛玲發現自己懷孕了。
一個幼嫩的生命正在她體內孕育,那是她生命的延續。張愛玲對此感到困惑又惶恐。她從來沒有想過要做一個母親,她從小就沒有體驗到真正的母愛,她不知道怎樣去做一個母親,她缺乏母性的溫柔與憐憫。
於是,她給賴雅寫了信。這個已經六十五歲的“浪子”得知這個情形,終於打算安定下來了。他不再如年輕時一樣,有無限的精力去冒險。他老了,這個世界上最尖新的東西,屬於年輕人。
於是,他立即給張愛玲寫信,向她求婚。在求婚的回信還沒有送到張愛玲手中時,她決定,要去找他。
這情形,與多年前是多麼相似。那時候,她獨身上路,去溫州尋找一個叫胡蘭成的男人。那時候,她心懷忐忑,他在那邊過得怎樣?
是不是還想著她? 但她披星戴月地去到他身邊時,發現他已經同別的女人在一起了。這是如同死亡一般沉重的絕望,一顆心臟的枯萎。
多年後,她再次上路,風塵僕僕,千里迢迢,去尋找另一個男人。
她想,他會怎樣呢? 是不是也和當年的那人一樣,同別人在一起,她被踢出局,成為一個可笑的失敗者? 不過,不論如何,她一定要找到他。他是她在這個陌生國度,唯一的依靠。
她到達那座美國北方小鎮時,看到了他。在那一瞬間,她心中一緊:他身後,有沒有跟著一個女人?
但這個有著慈父模樣的愛人,走到她身邊。他來迎接的是,是他的新娘,他向她求婚了。這突如其來的巨大幸福,在瞬間淹沒了她。
她不是沒有人愛著的女人了。他是她的磐石,她是纏繞在他身上一株藤,開花結果,依靠在他的身上。
但生活永遠是這樣戲劇化:當她等待著溫暖時,意外總是在下一個轉角等她。每每當她發現自己收之桑榆,卻又被告知失之東隅。
她抬起頭,想要安穩地過下去,把漫長時光、瑣碎生活過成一帖褪色了卻又喜慶的舊年畫,生活立即給她迎頭一棒。她在角落裡養傷,好不容易再次鼓起勇氣,結果卻仍然是頭破血流。生活永遠是綿長而真實的:即便是王子和公主,結婚之後生活還在繼續。
與賴雅結婚後,張愛玲的生活並沒有更加容易。生性自由的賴雅,不願意再負擔一個孩子,於是建議張愛玲把胎兒打掉。本就不知如何做母親的張愛玲同意了。那個代表著她生命延續的孩子,再也不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貧賤夫妻百事哀”,張愛玲與賴雅都只能依靠寫作賺一點聊以度日的微薄錢鈔。在之後漫長的十一年裡,他們的生活狀況每況愈下。
在這期間,張愛玲的作品產量是很大的。但它們並沒有在美國獲得成功,這讓她灰心喪氣。而賴雅年齡畢竟大了,身體狀況不容樂觀。他摔斷了股骨,又幾度中風。在他們十一年婚姻的最後兩年裡,賴雅癱瘓在床,全靠張愛玲照料。
在生活方面一竅不通,甚至需要他人照料的張愛玲,負起了生活的重擔。這一次的婚姻,實際上並沒有給她帶來依靠,反倒是對她生命力與希望的透支。
對於這段婚姻,張愛玲並沒有留下太多的文字記錄。只有賴雅的日記,一字一句,將這漫長的十一年記錄。而這日記的筆調,也從明媚漸漸轉為絕望。
這一段婚姻,到底給張愛玲帶來了什麼? 它在她本就傷痕累累的心臟上,添了一條新鮮的傷口。十一年的愛戀與現實的困苦糾纏、折磨,讓她在餘下的生命裡,永遠地向旁人關上了通往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