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許多機會互相接觸,彼此往來。但主要是管仲向鮑叔牙嘆苦經。什麼家裡沒錢啦,上有老母啦,懷才不遇啦。當然他也得到了鮑叔牙的十二分同情。管仲決不是現在流行的那種假裝可憐以騙取人家同情,誘使人家掏腰包的乞丐一族。他好歹受其顯赫一時的家族史的影響,內心隱藏著無比的驕傲,實非等閒之輩。不過,這可不代表他的人格就十分完美。
人都有點欺軟怕硬的時候。和鮑叔牙在一起,管仲會自覺不自覺地佔些他的小便宜。這不是鮑叔牙軟弱,而是他太好說話了。
他們倆在南陽就開始合夥做生意。合夥做生意可不是件容易。做不好要互相埋怨。做好了就要單飛。若是合夥人是朋友,不但可能掙不了錢,還有傷害感情的危險。幸而鮑叔牙大方得很,每次有底下人私自向他告狀〃管仲又私挪咱們的合夥資金了〃時,他只是笑笑。要是說的人多來了幾個,他反而要不高興,為管仲辯解道:〃人家比我更需要錢!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錢,錢是個烏龜王八蛋,哪裡比得上朋友重要?我就是想幫他,你們以後別管這事了。〃管仲知道了,心裡十分感謝這位朋友,但也沒有就此收斂。他仍然一如既往地需要錢,於是他在年底分紅的時候,又一如既往地多拿了一些錢。
這兩個好朋友不但一起出入商場,而且還一起馳騁戰場。誰知在這樣一片全新的領域裡,管仲的行為又受到了指摘甚至是恥笑。每次大家衝鋒陷陣,吶喊拼殺,與敵人短兵相接的時候。他卻躲躲閃閃,跟一隻怕見到光的老鼠似的,只是這〃光〃是劍光。而每次撤兵的時候,他又是第一個溜的,活像飛鼠。士兵們笑話他,領兵的被他氣了個半死,想要殺了他來警戒那些同樣貪生怕死計程車兵。幸而鮑叔牙又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替管仲喊冤道:〃小管決不是膽小如鼠之輩。他只是顧慮到家裡還有一個與他相依為命的80多歲的老母親。他若戰死了,恐怕他母親也活不下去了。事關兩條性命,非同兒戲。〃於是大家也生出了幾份同情心。再說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鮑叔牙當時已經是軍中的一個小官,更重要的是他人緣極好。那帶兵的為了不讓他面子上過不去,也就饒過了管仲。
第三部分 第59節:管仲:相國中的極品(3)
這樣,鮑叔牙就不僅只是管仲的〃鐵哥們〃還成了他的救命恩人。管仲心存十二萬分感激,便也想為鮑叔牙做點什麼。可是有很多次,他本是想要幫鮑叔牙忙,最後卻越來越糟。人家讓他卷線球,他反而把線球弄散了,盡幫倒忙。別人就說他是蠢豬,可是鮑叔牙一點兒也不以為然,反而為他找藉口,說是時機有好有壞,並非人的主觀意志所能完全掌控。瞧瞧,管仲犯了錯,又得到了體恤,還複習了一遍唯物論。得此良師益友,管仲一次次得了便宜又賣乖,著實令人羨慕得要死。過了兩年多,管仲的母親去世了。以後再遇到戰爭,管仲的表現簡直與之前判若兩人,十分驍勇,也算是不枉朋友為他說了一場好話。所謂〃天助自助者〃。管仲性格上雖然存在不少瑕疵,說得好聽點叫做〃不羞小節〃,說得難聽點就是〃齷齪〃二字,但也還算自重,否則他也不值鮑叔牙一而再的幫助他。
第二節臉皮還是厚點好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有羞辱心。長大後才發現,太害羞了並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當代社會,有了這七字真經,你就可以無往不勝。可是人家管仲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可謂這塊思想領域內的先鋒人物。
他與鮑叔牙在一起的時候就暴露出這個價值取向了。後來,他有幸鹹魚翻身,做到了官。不過,那時是在楚國。具體做什麼官,史記沒有記載,只說他三次做官,三次被國君趕了出來。出於什麼原因也沒有說,總之,夠衰的!鮑叔牙得知此事,卻說:〃哎呀,都是那楚王容不得賢才,誰叫你太鶴立雞群了。〃
管仲聽了,心裡倍感安慰,也就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屢次被炒魷魚是一件丟人現眼的事了。惟有這樣,他才能夠在接下來的求職考驗中,輕裝上陣,並有待超水平發揮。原來身為大臣也難逃阿Q精神的魔掌。不過,有些人對此是束手就擒,甘願臣服。在我看來,阿Q精神實在也可以作為一種生存手段,甚至是一種調整心理狀態的良好辦法。只要它不毒害到你的內心,任他如何對應外物。就像電腦系統不變,任它外形如何改變,也是無傷大礙的。誠如莊子所說:〃外順應,而內不化。〃莊子可謂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位知名的阿Q。他要是一發話,想必魯迅也不會老是皺著眉,搖著頭的。
失敗了很多次但仍然抬頭挺胸的管仲,終於被齊國的公子糾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