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豫:古代稱君王生病為“不豫”。
周公:參見2·5注(19)。周公卜三龜:傳說武王生病,周公為武王祈福延壽,向周朝建立前的三個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占卜問吉凶,三次龜兆都吉。
以上事參見《尚書·金滕》。
莊叔:即叔孫莊叔。“莊”是他死後的諡號。穆叔:叔孫豹,死後諡號“穆”。春秋時魯國大夫。他在齊國避難期間,先後生了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叫牛。叔孫豹很寵愛他,史籍中稱他為“豎牛”。豎牛挑撥是非,大亂叔孫氏一家,並餓死了他的父親。
明夷:《周易》六十四卦之一。謙:《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明夷之謙:由明夷卦變為謙卦。據《左傳》記載,占卜人根據卦象解釋說,這個孩子將來先是逃難,後回國當卿,最後信讒言而被餓死。以上事參見《左傳·昭公五年》。
【譯文】
用什麼來證明這一點呢?周武王生病,周公用龜甲占卜了三次,周公說:“所遇到的都是吉兆。”魯國大夫莊叔生個兒子叫穆叔,用《周易》給兒子算命,遇上明夷卦變謙卦。占卜稱為“逢”,算卦稱為“遇”,實際上是各人的遭遇所得到的卦象,並不是由善惡所帶來的。善就遇上吉兆,惡就碰上凶兆,天道自然如此,不是由於人的善惡所造成的。根據這種情況而論,君王治國有吉凶徵兆出現,也仍然是這個道理。君王碰巧道德高尚,時運碰巧天下應當太平,美好的事物奇異的徵兆就會偶然出現。不賢德的君王碰到的情況,也就和這種情況相反。
【原文】
71·13世人言卜筮者多,得實誠者寡。論者或謂蓍龜可以參事,不可純用。夫鑽龜揲蓍,兆數輒見,見無常佔,佔者生意。吉兆而佔謂之兇,兇數而佔謂之吉,吉凶不效,則謂卜筮不可信。周武王伐紂,卜筮之,逆,佔曰:“大凶。”太公推蓍蹈龜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兇?”夫卜筮兆數,非吉凶誤也,佔之不審吉凶,吉凶變亂。變亂,故太公黜之。
【註釋】
不可純用:《潛夫論·卜列篇》:“聖王之立卜筮也,不違民以為吉,不專任以斷事。”卜:疑當為衍文。筮為一事,佔與卜為一事。
何知而兇:應作“何而知兇”。而:能。以上事參見《史記·齊世家》。
【譯文】
世人談論卜筮的很多,懂得卜筮的真正道理的人很少。有的論者認為龜蓍卜筮的結果可以作為做事情的參考,但不能完全信賴它。鑽龜占卜揲蓍算卦。兆數總是會出現的,它的出現並沒有固定不變的解釋,而是由占卜的人主觀加以解釋。出現吉兆而占卜的人認為它是凶兆,出現兇數而占卜的人認為它是吉數,如果吉凶不靈驗,就認為卜筮不可信。周武王討伐紂王,筮算這件事,不吉利,占卜的人說:“大凶。”姜太公推開蓍草踐踏龜甲後說:“枯骨死草,怎麼能知道就不吉利呢?”卜筮出現兆數,不是兆數所顯示的吉凶錯了,是占卜的人辨別不清吉凶,把吉凶說顛倒了。吉凶顛倒了,所以姜太公不相信它。
【原文】
71·14夫蓍筮龜卜,猶聖王治世;卜筮兆數,猶王治瑞應。瑞應無常,兆數詭異。詭異則佔者惑,無常則議者疑。疑則謂平未治,惑則謂吉不良。何以明之?夫吉兆數,吉人可遭也;治遇符瑞,聖德之驗也。周王伐紂,遇烏魚之瑞,其卜曷為逢不吉之兆?使武王不當起,出不宜逢瑞;使武王命當興,卜不宜得兇。由此言之,武王之卜,不得兇佔,謂之兇者,失其實也。
【註釋】
以上兩句“平”為“世”之誤,“吉”為“佔”之誤,文當作“疑則謂世未治,惑則謂佔不良。”方與上文相應。
烏魚之瑞:參見12·1注。
【譯文】
用蓍草算卦龜甲占卜,如同聖王治理天下;卜筮出現的兆數,如同聖王治理天下時出現的祥瑞。祥瑞不經常出現,兆數變化多端。兆數變化多端就使占卜的人疑惑,祥瑞不經常出現就使議論的人懷疑。懷疑就認為天下尚未大治,疑惑就認為占卜不正確。用什麼來證明這一點呢?吉利的兆數,吉人可以遇上;治理天下遇上祥瑞,是聖王有德的證明。周武王討伐紂王,遇到赤烏鴉和白魚的祥瑞,他占卜為什麼會遇上不吉利的兆數呢?假如周武王命中不應當興起,出兵就不該遇上祥瑞;假如周武王命運該當興盛,占卜就不該遇上凶兆。據此說來,武王的占卜,不應該得凶兆,說它是凶兆,就違背了它的真實情況。
【原文】
71·15魯將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