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我國古代服用藥物就是直接生吃,所謂藥食同源,就是食物和藥物的來源相同,而後商朝以來被發現的藥物越來越多,於是就發明了用水同時煎煮若干不同藥物,配成複方製劑,從生藥變成熟藥,可謂是製藥學的一大進步。】
【再後來到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神醫就當屬扁鵲了。】
扁鵲?
聽到這個名字,嬴政意味不明的挑了挑眉。
【扁鵲其實是姬姓,秦氏,名越人,“扁鵲”是當時人們給他起的神醫外號,初醫治好趙簡子五日不醒之症。
趙簡子賜其蓬鵲山田四萬畝於扁鵲,得到食邑之地,又巧因蓬鵲山之首,扁鵲洞府上面,有翩翩欲飛天然石鵲,以及靜觀天下神奇石人形象,由此被趙人視為吉祥喜鵲一般,從而尊稱其為“扁鵲”,即“在趙者名扁鵲”。】
【後來扁鵲因為替秦武王看病,被秦武王的御醫嫉妒而殺害,蓬鵲山趙人不遠千里,從咸陽抱回其頭顱,葬在山下,將焦子村和郎家莊合二為一改叫“神頭村”,自此建廟立祠,世代奉祀。】
【扁鵲擅長針灸,據說他有很多醫學著作,包括《內經》和《外經》等,但是都失傳了,而唯一儲存下來的作品,則被漢代人整理為《難經》,即我國古代傳統中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和《神農本草經》以及《黃帝內經》並稱。】
【不過這個很有一些爭議,有的說《難經》是假託扁鵲之名而作,至今無法驗證其究竟是如何。】
【但是和《黃帝內經》一樣,《難經》也是以答疑解惑的方式來編寫的,一共有81個問題,“難”大概就是難題,病症的意思,所以《難經》又可以叫做《黃帝八十一難經》,不過不如《黃帝內經》的影響大。】
【基本上到這裡,就是我國古代中醫的形成階段,也重點是在東漢時期這一階段形成的。】
漢朝未央宮。
劉徹不禁嘖嘖兩聲,雖然不是在他這西漢,但東漢也是屬於漢朝啊。
而且雖然這醫學著作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也算是最終成書於漢代,所以可算是有能拿得出手的了。
劉徹不由得滿意點頭,希望能再接再厲。
另外這傳統中醫學四大經典著作才出現三個吧,最後一個又是什麼?
中醫理論形成之後,想必便是這發展階段了?
【我國傳統中醫學的四大經典著作,標誌著我國古代中醫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這最後一本傳統中醫學著作,就是東漢時期出現的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由其寫出的《傷寒雜病論》。】
嗯嗯?!
聽到這裡,劉徹眼睛更是不由得發亮。
他們漢朝,終於出現一位有名有姓的中醫著作者了!
【張仲景,東漢末年醫學家,建安三神醫之一,被後人尊稱為“醫聖”,他寫出的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論治”的原則,是我國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更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建安三神醫,就是指東漢末年的三位傑出的醫學家,即張仲景,華佗,以及董奉。】
【其中張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理法謹嚴,被後世譽為“醫聖”,為建安三神醫之首。】
【而且張仲景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
【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可以說是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並且這是我國第一部 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同時也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而華佗浪跡江湖,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臨證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以精通外科手術,尤其以創麻沸散,即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聞名於世,此外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
【董奉則是隱居廬山,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杏林佳話。】
哎呀,不止是一個,還是三個!
其中可還有一個“醫聖”!
劉徹已經不僅是眼睛發亮,甚至直接就差笑出聲來了。
這驚喜可來得太突然,不過也真是來得好哇!
看著資料庫中醫學相關模組出現的人名以及相關著作,劉徹不由得滿意再滿意的點頭,可見他漢朝也是人才輩出,不算比其他任何朝代差,甚至在這之後,也必然是會湧現更多優秀人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