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劉徹不由得摩拳擦掌起來,既然已經決定幹了,那他大漢定然要力爭上游才是!
尤其看著那秦朝不斷上漲的功德值,劉徹更是不想再落後下去。
【我們再說回張仲景以及他的《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可以說是漢代成就最高的中醫臨床醫學家,他對東漢以前的醫學著作做了全面總結,並在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看見各種疾病之後,於書中記錄了各種相關的臨床症狀。】
【最終耗費數十年心血,寫出了《傷寒雜病論》這樣一部集大成的醫學著作來。】
【要知道當時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末年,時代動盪不安,也正是宦官專權,黃巾軍起義,軍閥混戰的時代,戰爭和瘟疫,天災以及**並行,就連曹操也寫詩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劉徹……
劉徹不禁皺了皺眉,臉上笑容不再。
這醫學成就,起於戰亂時代?
傷寒與雜病……
【張仲景的家族也沒能倖免於難。
二百多人,不到十年間去世了三分之二,其中就有一大部分是染上傷寒雜病不治而亡。】
【傷寒主要是指急性外感熱病,有極強的傳染性,在我國古代,由於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很有侷限性,而且當時的醫療水平也不足,於是老百姓在感染傷寒後,基本上就是聽天由命,那時的醫生是基本治不好的。】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張仲景一心苦學醫術,他研究《神農本草經》,《難經》,《黃帝內經》等各種醫學名著,最終將理論與親身實踐相結合,才最終寫出了這部臨床醫學集大成的著作。】
【可惜當年時逢兵荒馬亂的年月,張仲景剛寫完就把書稿給整沒了,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傷寒雜病論》,只是後世流傳整理出來的兩部分,即《傷寒論》以及《金匱要略》,所以說,戰亂真的不僅是害人不淺,也會致使當世損失不淺。】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得見,張仲景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法,方,藥的辯證治療原則。】
【在《傷寒論》這一部分,張仲景還綜合分析了外寒發熱病的各階段症狀,發揚了六經辨證,各大經絡又屬於不同的臟腑器官,所以疾病的出現,發展,變化,以及傳導都和人體經絡臟腑緊密聯絡,這也是張仲景辯證治療的理論依據。】
【同時張仲景還認為,在症狀變化方面,同樣是傷寒發熱,表裡會不同,寒熱會不同,虛實也會有差別。
我國古代的中醫診斷靠“四診八綱”,四診就是我們熟知的望聞問切,八綱就是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其中又以陰陽為總綱,後來傳統醫學發展出八綱辨證,就是以張仲景的理論為基礎的。】
秦王宮。
嬴政點了點張仲景的名字。
所謂時事造人,也未嘗不是一種無奈下的選擇與現象。
又不知是第幾次感嘆有這資料庫,否則這些醫學著作,又如何能夠安穩得到?
【再說《傷寒雜病論》中的《金匱要略》。】
【這一部分主要是講述內科病症,張仲景在這裡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說,即人生病不外乎三條原因——】
【第一是經絡受邪,入臟腑,即外因,比如著涼了,外面的涼風就是“邪”。】
【第二是四肢九竅,血脈不通,即內因,比如腦血栓,就是說內裡血管堵了。】
【第三是金刃蟲獸所傷,也就是外傷,比如……這就不用比如了吧。】
【反正《傷寒雜病論》不僅有辨證論治的理論原則,還總結了很多臨床經驗,以及許多靠譜的藥方,包括湯劑,丸劑,散劑,酒劑,洗劑,浴劑,燻劑,滴耳朵灌鼻子等各種藥劑,軟膏,栓劑等,所以還被尊為“眾方之祖”。】
【在我國醫學史上,《傷寒雜病論》的確是部傳奇之作,可以說是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另外說完我國古代這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再稍微往前倒倒,於西漢時期,其實還出現了一位著名醫藥大師,並且是除了醫聖張仲景之外,另一位與扁鵲齊名的傳奇人物,而且還是西漢時期唯一一位被正史所記載的醫生。】
“嗯?”
這位是……
劉徹想了想,倒是沒想到西漢也有能被天幕提起的醫藥大師。
這驚喜是不是來得太多了?
他一時之間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畢竟這可不像平時天幕對他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