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瞭解的陳寅恪的思想跟他幹了一架。
但是我有我的想法,我在這點上有點“匪夷所思”了,我說大家都把“歷史是什麼”給弄錯了。歷史到底能幹嘛?中國人老想著吃香餑餑,中國人的問題,第一是沒自己思想;第二是老想佔便宜——祖宗把人口就留一兩億多好;耕地多留出一半來怎麼怎麼著;咱們早早地像日本一樣革新了多好;清朝或古人多可恨哪……過去《河殤》就這派觀點。
實際上歷史可能完全是相反的,歷史就是設局給你——就是中國人要倒黴,中國人就要把所有的苦都吃了,中國人要吃這個苦。比如說漢朝就要讓你明白太監怎麼回事,西漢二百年不夠,再給你後漢二百年,讓你能明白了。拿歷史拿二事實教訓你,所有的事都要來過。當然,你說,高老師,我思想接受不了,咱們可以走著瞧。這些事都讓你親歷過,然後讓你徹頭徹尾地把天下所有的理兒都考慮遍了,包括現在最新的理兒,中國人知道不少了吧。好,讓你什麼都想望過了,你什麼都歷練過了,最後讓你苦也受夠了,讓你最後終於認識到這件事將來要怎麼樣,認準那個無論如何要認準的理兒。所以歷史如果你這麼看的話,你說歷史多黑暗,那就等於不搭調……
網易讀書:現在我估計您的言論到網上去有兩個指控,很容易受到我們網友的質疑,第一個質疑就是您在為專制高唱讚歌;第二個質疑就是您這個理論太犬儒主義。歷史你完全沒法去改變,好像是一個命定論的東西,天命如此,就是讓你中國人受苦的,你受苦就受著,好像是這樣一個概念。
高王凌:歷史到底是什麼,我只不過提出一點微薄的看法。其實我現在認為歷史可能是有目的的,有人說歷史沒目的,講後現代。我卻覺得歷史可能是有目的的,而且這個目的不是我們普通人就容易把握的。有些事包括階級壓迫、帝國主義侵略這些事都可以解讀,但是歷史背後還有什麼東西,這是很難說的。
我來理解中國歷史,就是我們中國人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像孟子說的那樣,我們就得吃這麼多苦,我們就要最終能體認這個理。這個理過去給過我們一部分,我們丟掉了。我們最終把這個理認明白了,這些苦都吃夠了,這些理才認夠了。(歷史的意義對於)我們說不定就是這個,帶有很強的目的性,也帶有很超人的這麼一個東西。
至於講到對傳統政治的美化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有三個層次來講,第一個層次,最不堪的就是怎麼挑領導人,帝王世襲,這是最“不堪”的了。但是世襲也有世襲的好處。解決這個問題有個好處,我做事負責任,我後面得給我兒子,後面如果給我一個“對立面”,我還不如給他一堆“破爛”呢。
網易讀書:您的意思,就是說在古代,可能我們這個世襲制,接班人制,相比西方國家,可能不管對人們的生活,還是政治的穩定,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高王凌:第二個問題,我的重點,就是這個政治怎麼運作的問題;然後第三點是出了問題怎麼辦?這也是老百姓心裡的大事。你那兒幹壞了,我拿你無可奈何?我們好好想想中國傳統理念,就是孟子為代表的,他認為那不叫造反,那叫革命。那叫誅一夫,不叫皇上,不叫王。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傳統理念倒更有得說。而且實際上中國傳統理念從來就沒有一個萬世一統的觀念,秦始皇可能是抽了一回筋,想永遠一家子坐下去,中國傳統沒有這樣的,只做多少多少年。周代卜八百,八百年是最長的一段,別的都是要短得多。所以這個問題我們也擱在一邊,我們現在就講最關鍵的是運作問題。
我個人認為就是一個領導人不管他是怎麼選上來的,還是世襲過來的,關鍵的是,我希望他有擔當,能夠負責。
網易讀書:我聽您的講法就是希望一個政治強人,很有責任的政治強人。
高王凌:對,比如說像康熙、乾隆這樣的皇上。你負不了責,你就是動不動說看我這兒是不是多數了,比如投個票,集體領導,那你不一定肯擔當。
網易讀書:我大體上明白您的意思,您的意思就是我們現在暫時先把現代政治理論先拋開吧?
高王凌:就是談執政的核心問題。
網易讀書:古代像希臘這個民主制,或者說古羅馬的共和制並不一定優於中國的世襲制。
高王凌:我們現在還不是爭這個問題,我們爭論的就是怎麼運作。你搞民主,乾隆皇帝就絕對不搞民主。但是乾隆明白,我不是寫過《乾隆傳》嗎,他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他認為不聽別人的意見是不可以的。因為他面對許多“現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