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4)

小的改動),原因之一,是年初終於有同道的文字在網上出現(海外);另一,是就此鄭重推薦錢穆先生的大作《政學私言》(當然,這裡還有一個“立場”問題需要解決,即一定要轉變到認同中國文化,願意瞭解她的道理所在和正面價值,否則那一切恐怕還無從談起)。還有,就是其中一些內容,還跟我剛剛發表的《乾隆十三年》有關。

一、中國不是專制,是“一個人做主”

網易讀書:您講了我們兩個對歷史的誤讀,一個是社會史上的人口眾多;一個是經濟史上的地主剝削。您另外還有一個重大的對中國歷史的重新解讀,就是政治史上中國不是封建專制。正是基於對歷史的誤讀,所以中國現在很多毛病就是“仁人志士”努力改造中國所造下的一些毛病,是吧。

高王凌:對,他們動手革命有一個世紀,從五四以來,這裡頭太多的故事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網易讀書:對歷史想當然的結果。

高王凌:民國以來這個問題都存在,這個誤讀核心就是對傳統的認識,所以余英時說是思想衝突的焦點,在講對傳統的認識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反傳統的。不反傳統的老知識分子、老學者還是有個別的,我們能找著。但是我認為,在這個大框架下有三個問題是他們給我們留下來的,他們沒有多少貢獻,留給我們,讓我們在這兒發愁。第一個就是剛才談的人口,第二個是地主,第三個就是要談到的專制,不是封建了,說中國社會傳統是封建社會,這個概念大家早就批評了。

網易讀書:我們就談政治專制。

高王凌:政治專制,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專制這個詞本身就有問題,中國的古書上有專制這個詞,這個詞用得最多的就是比如說一個大臣,他專擅權力,不該他管的事他管了,這叫專制或者叫專擅。在絕大多數不是針對帝王的。而西方用這個專制的概念,那就有一系列的說法。我基本上認為那個東西和中國的事不搭調,用專制這個詞來說中國的傳統是不合適的。

網易讀書:為什麼和中國的不搭調,這個專制?

高王凌:如李零所說,君主制和僭主制,是一人統治。貴族制、寡頭制是少數統治,共和制和民主制是多數統治。

亞里士多德認為君主制最好,不能就叫暴君。中國說的那種獨裁,到了暴君專制,那就是紂……

網易讀書:對,我看《布萊克維爾百科全書》裡面對“專制”的解釋,還有大英百科全書編纂的《西方大觀念》,對“專制”的解釋,“專制”和“暴政”是合在一起的,專制並不等於暴政。專制有好的專制,但是很容易演化成暴政。

高王凌:民主在長期以來,十九世紀以前就是壞詞,但是專制在長期的時間是個好詞,一直到歐洲革命前,它是好詞,歐洲還想學康熙呢。我跟我的歐洲朋友也辯論這個問題,就是說你用你的詞可以隨便用,但是用到中國,你不要說中國是專制。我在我的文章裡就提出這個問題,就是說中國傳統政治不叫專制,中國當代政治也不叫專制。把專制用在這些地方是“兩不相宜”。

網易讀書:傳統政治您覺得可以叫什麼?

高王凌:我現在的叫法,就叫“一人做主”。

一個人做主,相對於什麼呢?不叫大家來當家做主,我認為是這樣。

網易讀書:“一人做主”為什麼不等於專制?

高王凌:你偏要說“一人做主”就是“專制”,你就這麼說也可以了,但是我在語言上來說,中國語言的專制不是這個意思,你這就是欲加之罪,你把一個你想象的東西給加進去,古文裡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朋友最近在解讀陳寅恪,陳寅恪講三綱五常,五倫。過去他接受不了,現在就覺得陳寅恪講五倫就是講對了,第一個講君主和臣僚的關係,父子關係,最後朋友關係,兄弟關係。現在我們大家比較推崇的思想家、史學家,呂思勉他有很正面的解釋,中國是怎麼樣的,錢穆也有一些想法,他們兩個人在這點上來說還是有些地方相似的。呂思勉說儒家希望有一個王,根據最高的原理以行政事,天下都服從,然後他說了句溫溫吞吞的話,說假若能夠辦到,那是最好的事。

網易讀書:就是嘛,就是說沒有辦到。

高王凌:中國為什麼總是辦不到?不是沒有辦得到的時候吧,但是也經常辦不到,而且經常特別黑暗。這就出了問題……

二、歷史的意義也許就是讓中國人吃苦受罪,最後明理 高王凌:我的歐洲朋友和國內朋友通話,一方就說中國歷史上那麼多黑暗的事,我的朋友就用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