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華夏晶片產業現狀(2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在這半個世紀中,由於半導體的出現,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比遠古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要迅速得多,深刻的多。

尤其是自從1958年,德州儀器和仙童公司各自發明瞭半導體積體電路,也就是晶片之後,發展更為迅猛,整合度不斷提高。

從一百個電晶體組成的小規模整合,飛速的發展到,現如今由一億個電晶體組成的巨大規模積體電路,並且預計未來單片整合度可超過十億個電晶體。

可以說積體電路,也就是晶片,作為電子資訊產業中最重要的基礎產品,更是所有3C產品的基石,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需要。

3C產品指的是計算,通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

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或數字音訊播放器,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電視機、錄影機、音響、影碟機等等其實都可以算是3C產品,其中都有一定數量的晶片。

尤其是在智慧化越來越厲害的現代,對晶片的需求就更多,要求也更高。

而想要生產晶片,不僅僅需要技術,更需要龐大的財力。

比如說晶片所採用的主要基片材料,晶圓片,其生產線可謂是十分昂貴,尤其是國際上最新的八英寸生產線,僅僅一條生產線的價格就達到了十二億美元,也就是一百來億華夏幣。

要是六英寸生產線的話,到是便宜不少,兩億美元就夠了。

五英寸的話更便宜,六千萬美元不到。

只不過,方辰既然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晶片公司,為華夏的晶片安全,國家安全保駕護航,並且掙到鉅額的利潤,那自然是要上8英寸生產線才行。

再說了,不就是一百億嘛,他兜裡又不是沒有。

至於為什麼大規格的晶圓生產線這麼貴,並且方辰要執意上大規格的晶元生產線,則是因為晶片生產製造的一個典型特點。

晶圓片的直徑越大,就產量越大,生產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浪費面積小。

同樣一塊晶片,如果用8英寸晶圓片切割的話,成本會比用6英寸晶圓片切割,便宜30%到40%。

並且最重要的是,晶圓片越大,其所能加工的電路設計線寬,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製程就可以不斷的縮小,使得晶片內部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晶體,隨之電路的工作頻率不斷提高。

如果對手機有了解,看過那些手機廠商釋出會的人就會知道,2012年左右的手機晶片製程還在22奈米,也就是0.022微米,然而等到2018年左右,手機廠商們就已經喊出了7奈米來,並且預計未來會逐步升級到5奈米,3奈米。

這些手機廠商們所謂的7奈米,5奈米,就是晶片製程。

至於製程為什麼這麼重要,首先要知道製程是什麼。

如果把晶片比喻成城市,那電晶體就是一個個小房子。

晶片的工作狀態就是,電子透過從電晶體的源極流入電晶體的漏極,然後由柵極作為開關,來體現0和1。

柵極開了,讓電子透過就是1,關了,不讓透過就是0。

而柵極的最小寬度就是我們所謂的晶片製程。

柵極的寬度則決定了電流透過時的損耗,表現出來就是手機常見的發熱和功耗,寬度越窄,功耗越低,所以對於晶片製造商而言,主要就要不斷升級技術,力求柵極寬度越窄越好。

六英寸晶圓片只能加工1.2微米到350奈米的製程,而八英寸晶圓片則可以加工0.5微米到130奈米的製程。

在英特爾釋出的奔騰處理器,已經進入到350奈米制程的情況下,再去搞什麼六英寸晶圓片。

難道方辰不怕擎天晶片公司也落得個跟華晶廠一下的下場?

剛剛投產便技術落後,生產出來的晶片價格昂貴,根本無法銷售?

但可悲的是,別看方辰現在嫌棄六英寸晶圓片嫌棄的要死,可偌大的華夏,連一條六英寸生產線都沒有。

第一條五英寸生產線還是三年前,跟飛利浦合資投產的,而那時候,距離世界第一條五英寸生產線誕生,已經過去了十年。

而剩下的另一條五英寸生產線,則就在華晶廠。

除此之外,華晶廠還分別擁有一條四英寸生產線和三英寸的分立器件生產線。

正是靠著這三條生產線,華晶廠才能傲視群雄,成為華夏技術最為領先的晶片企業。

而據方辰的瞭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