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華夏晶片產業現狀(1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大賀典雄氣不氣的,方辰並不關心,又或者說在他看來,大賀典雄氣的吐血身亡才是最好的。

而且,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此時此刻,他站在一座工廠的面前,工廠大門上赫然掛著梁溪市華晶廠的招牌,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作為華夏“908”工程的實際執行者,也是華夏第一個批次生產三微米制程晶片的企業,更是此時此刻華夏實力最為雄厚的晶片廠。

華晶廠具備年產一億塊晶片的能力,實際生產晶片五千多萬塊,分立器件數量更是高達一億三千萬只。

自從1986年,華晶廠開始從東倭引進5微米雙極型類比電路工藝,以及三英寸生產線和雙列直插式塑膠封裝線後,就超越了華夏半導體行業著名的南北二霸,燕京878廠和申城無線電十九廠,簡稱上無十九廠。

但可惜的是,雖然上面制定的“908”工程,堪稱華夏有史以來對半導體行業最大的一筆投入。

國家集中投資20多億元,目標是在華晶廠建成一條月產1.2萬片、6英寸、0.8-1.2微米的晶片生產線。

但由於審批時間過長,工程從開始立項到真正投產歷時7年之久,而晶片行業不到兩年換一代產品。

所以到1997年建成投產時,華晶的技術水平已大大落後於國際主流技術達四至五代,月產僅800片左右,投產當年即虧損2.4億元。

然而華晶廠的衰敗,並不是在1997年才得以顯現,像朱院長這樣的存在,早在去年,就已經在方辰的撩撥之下,預設了這一事實。

可無奈的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投資也已經投資了,耽誤也已經耽誤了,即便是強行要求華晶廠下馬,這些損失也無法挽回。

所以在今年制定九五計劃的時候,朱院長就力排眾議,直接明言,華晶廠的“908”工程已經可以宣告失敗。

而且會議上,首長在參觀完三星公司的晶片生產線,用了“觸目驚心”這樣的形容詞,並表示,必須加快發展我國積體電路產業,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半導體產業搞上去!

閣揆也隨之表示,半導體產業是關係到國家命脈的戰略性產業,必須堅決貫徹首長指示,要不惜代價把半導體產業搞上去!

為了保證華夏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朱院長和眾多半導體專家們,已經重新制定了“909”工程,目標是建成一個0.5微米為起點的晶片生產線。

慶幸的是,“909”工程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極大的縮短了華夏跟國際一流半導體企業的差距,光榮的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要不然的話,華夏的晶片從業者們,想要追趕世界一流技術肯定會更加艱難。

不過,朱院長那邊搞的“909”工程是國家隊,是華夏國家意志的體現,顯然跟方辰沒有什麼關係,他真正的目標還是華晶廠,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來這裡。

嗯,沒錯,方辰的晶片計劃正式開始啟動了。

九月份,張靜茹在德州儀器的合同到期,他就可以退休了,而放到新加坡德州儀器晶片工廠的那批,安插到各崗位的技術人員,也可以陸陸續續回國。

在這之前,他怎麼著也要把這個地基給打好,給他們找個能安身,施展才華的家吧?

而就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整個華夏都沒有華晶廠更合適的目標,連承接“909”工程的華虹公司都不如華晶廠合適。

畢竟要知道,華晶廠現在才是華夏實際上的最大晶片企業,擁有著最多的生產線,最多的技術工人,最多的管理人員和工程師,最豐富的經驗。

只是因為投產和引進技術,談判等問題,導致現有技術還沒有落地,正式生產就已經落後了而已,但底子還是十分雄厚的。

可華虹公司呢?

現在還在紙面上,明年才會正式撥款開始建設,幾乎可以說是從無到有,這顯然對方辰來說是不合適的。

再者,人家華虹公司後來幹得好好的,他插這麼一腳又算什麼?

搶功嗎?

算了吧,方辰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解決華夏缺芯少魂的問題,為華夏在半導體行業的獨立自主貢獻一份力量,而不是這些所謂的虛名。

說個不好聽的,就以他在華夏的名望,還真看不上這點虛名。

想到這,方辰幽幽嘆了一口氣,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半導體電晶體,開創了人類的矽文明時代,到現在已經接近半個世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