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戶部謀劃(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魏廣德把話頭扯到倭國,又說出金山銀山的傳聞,王國光自然通透,想明白其中的關鍵。

大明對倭國是真的沒有好感,前些年東南倭亂,雖然真實情況作惡的其實多是海盜,還是大明的盜匪,但大家都將其稱為倭寇。

反正只要知道,朝廷上下對倭寇沒有好感就對了。

知道這點,善加利用,就可以為大明出兵倭國的理由。

當然,大明出兵倭國,自然不是單純的進行報復,而是因為那傳說中的金山銀山。

倭國是個島國,要去那裡,沒有強大的水師,顯然是不成的。

從這個角度看,還真需要強大的水師才行。

戶部之前,大部分人都認為南海水師的實力在大明海已經首屈一指,無須繼續發展。

而那些海船,只要保養得當,二三十年內都不需要大批次更換,所以完全可以停止對水師的投入。

雖然現在他的觀點依舊不變,不過有看得到的收益,他自然也知道戶部的部議需要一些變化,那就是還要繼續支援南海水師建設的。

早前對舊港稅銀的分配,戶部根本就沒考慮要南海水師參與。

這麼做,當然不是卸磨殺驢,而是軍隊真不適合有自己的經濟來源。

唐末藩鎮怎麼來的,可不就是他們控制了軍隊和地方財稅,有了自給自足的實力,才有膽量和中央叫板,形成事實上的軍閥割據。

軍隊只要得不到穩定的財稅支援,一切都得看朝廷的臉色,才能聽話,才能保持國家穩定,這是所有朝廷大員的共識。

只不過,王國光離開的時候,不知道魏廣德看他的眼神卻是不對。

王國光想透過舊港,分走月港的稅銀,還想在舊港稅銀分配上擺內廷一道,這哪裡是他可以碰的。

如果真要實行此法,馮保第一個就要跳起來。

不是因為此事關係到馮保切身利益,而是他得幫他身後的主子鬧。

兩宮太后和小皇帝,都是不適合當面鑼對面鼓和朝廷爭奪銀子的,只能是他這個內相出面。

好吧,馮保是什麼人,張居正對他也只能以利誘之。

對於想要分走內廷錢財的人,馮保肯定要把他當做頭等大敵對待。

若是馮保那邊知道了訊息,就算是張居正,最多能保住王國光的體面,讓他主動致仕,弄不好翻出舊案把他給辦了都是可能的。

為官的,就沒有絕對乾乾淨淨的。

王國光是山西人,和已故尚書楊博、原宣大總督王崇古關係密切。

而這三家加上張四維家族,也是山西商圈的大家族,控制著對蒙古互市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能做到控制市場,成為其中翹楚,沒有他們在朝中的勢力當然是辦不成的。

說起隆慶開關,一般人只知道是有限開放海禁,實際上北方和蒙古的互市,也是隆慶皇帝對外貿易持開放態度一個重要舉措。

只是因為其中涉及到封貢,所以並不被外界重視。

魏廣德在邊關影響力其實有限,遠不如山西晉商百年深耕細作的影響力大,可謂是地頭蛇。

所以,魏廣德一開始就對北方貿易不感興趣,而是專注在南方開海。

因為倭亂的關係,原來最大的海商家族如謝遷家族等,都在倭亂中損失慘重,實力出現空缺,正是魏家介入的天賜良機。

以他為紐帶,把東北、京城、山西和福建商人聯絡在一起,又有同年好友勞堪在福建任職的便利,所以在海貿上介入很深。

不過即便如此,魏廣德也只是參股,並未成為其中最大的話事人,大股東。

若是他魏家成為大明最大的海商,那就有些眾矢之的了。

魏廣德不想做出頭鳥,可是卻有人看不清。

楊博家族就是此時山西最大商人家族,而其他幾家也都是後起之秀,想不被人注意都難。

之後幾天,內閣依舊有條不紊處理南方就在事宜,和戶部協商調糧賑濟之事。

不過在空閒間,內閣和戶部也秘密商議了關於舊港鈔關稅銀的分配。

月港的盤子肯定是不能動的,張居正看的很透徹,知道“天子南庫”不是隨便說說,每年百萬兩銀子收入已經是宮裡最大的進項,甚至超過大量的皇莊收入。

最終內閣和戶部擬定的分配方案則是,舊港宣慰司一成,這是舊例,不會擅變。

南海水師抽兩成,專門用來建造新船,算是朝廷對水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