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分配爭議(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魏閣老,戶部的情況那是知道的,即便我們已經很控制,可上上下下有那麼多開銷,太倉庫裡的銀子也是留不下來的。

何況眼下幾處開戰,就是呂宋那邊,兵部的功勞簿已經核出來了,可也沒銀子支出去。

之前內閣說要開源節流,節流眼下是沒什麼希望,也就是隻能開源了。

聽說舊港一直都是南洋重要貿易港,如今既然已經恢復朝廷管轄,此地的徵稅也就應立即展開,免得國庫稅銀流失。”

王國光開始侃侃而談,說起舊港之事。

“之前我記得在內閣商議舊港事時就曾說過,舊港稅收由南海水師收取,抵作朝廷投入,用來建造新船和軍餉開支,怎麼戶部又想去那裡徵稅。”

知道歸知道,魏廣德這會兒也裝糊塗,好像自己完全不知道戶部老早的商議一樣提出自己的異議。

“這個魏閣老,此事當時是我的過錯,後來回到戶部說起,就覺得當時處置不對。

畢竟是大明的土地,哪裡能不向朝廷徵稅。

至於南海水師收復國土該有的獎賞還是應該獎賞,可不能混為一談。

何況,若是給了南海水師收稅的權利,魏閣老難道不擔心釀成藩鎮之禍嗎?”

王國光只是吞吞吐吐片刻,馬上就說起來。

現在的大明,施行軍政分權的策略,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總督和巡撫的原因。

總督比巡撫高半級,主要也是軍事優先的考慮,但任命的旨意上,是肯定會註明他們實際權利的。

那就是總督抓軍事,巡撫管民政,各司其職。

當然,朝廷是這樣定下的規章,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又是另一回事了。

總督、巡撫官職更高,朝中關係的層次也高,所以話語權更重,有他們的存在,官司打到京城,地方三司也只會吃虧。

久而久之,總督巡撫的實際職權就開始重疊,總督、巡撫既管軍事也管民政,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封疆大吏。

但是,朝廷上面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對他的權責明確,所以認為不會出現藩鎮之禍,因為若是擔心,只需要調動官員即可。

總督管地方民政,需要透過布政使司,只需要調動布政使,就可以讓總督可能生起的小心思落空,因為總督不能直接給地方管轄行文下命令。

巡撫情況類似,要插手軍事得透過總兵,總兵不買賬也是白搭。

再加之各地每年御史輪換出任巡按,自然就更不怕地方上勾接在一起形成藩鎮之勢。

末了,王國光還語重心長說道:“無論如何,水師大多在海外,出海風險莫測,實在難以由朝廷掌控,不得不防。

水師的一應開銷,還是由朝廷承擔為好,免得生出禍端。”

“戶部怎麼考慮的,你先詳細說說,我也想聽聽戶部是個什麼章程。”

魏廣德開口說道。

“魏閣老,戶部認為這些年,南海水師先後為朝廷奪下了東番島、呂宋北部,又恢復了舊港一地,自然是勞苦功高,兵部該怎麼論功行賞,朝廷都該支援。

至於東番島和呂宋,東番島人口太少,還是等衛所遷移過去,暫時施行軍管,如遼東一般。

等日後百姓多了,再考慮是否開府設縣,委任官吏前往管理。

而呂宋地方則不同,孤懸海外,又是和西班牙人毗鄰,那裡其實更重軍事。

加之地方上百姓又是新入籍之人,戶部會派人前往指導編制黃冊。

可既然孤懸海外,這賦役也就不用再往京城送了,按照黃冊,賦役直接衝抵軍餉即可,由水師收取自己支用。

只是這舊港地位特殊,早就開發有成,也一直都是南洋重要的港口,位置可比月港還要優越。

以我大明在南洋的影響力,未來舊港成為南洋所有貨物輸往西洋貨港是之日可待。

而西洋貨物進入南洋,也有望從馬六甲轉移到舊港,如此當地貨物吞吐量會超乎尋常,也必將成為朝廷的財稅重地,所以戶部打算在舊港建立舊港鈔關,徵收關稅”

“停停停。”

魏廣德這時候揮手打斷王國光的話頭,開口說道:“汝觀兄的意思我知曉,可這也只是戶部一廂情願。

舊港能不能邊發展成那個樣子,未來的事兒,誰說得準呢。”

“魏閣老就不要妄自菲薄了,舊港其實一直都是商品進入西洋的重要通道,據錦衣衛回報,爪哇、婆羅等島的特產,大多都是先運到舊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