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於朝廷財政壓力,到目前為止京師都沒有給登萊水師大規模建造戰艦補充的計劃。
雖然說起來,登萊水師負責的山東、遼東一帶海域,掩護著大明中樞,京畿之地。
實際上,登萊水師已經是提前出世了,如果不是魏廣德重視海防,此時也只有登州水師營,哪有什麼登萊水師。
大明對於海防,那是一貫的不重視,特別是在恢復執行海運濟遼國策以後。
對於登萊水師的現狀,其實張居正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不便插手,當然重要原因也是因為朝廷沒錢負擔。
“這十條炮船是兵部出的銀子?”
逐漸增加問道。
“只要說工部和南海水師出的銀子,少部分是兵部。
若到時候真要北調,讓兵部多出一點就是了,畢竟這批船原先也是給南海水師建造的。”
魏廣德無所謂,反正都是朝廷的銀子,只不過出自不同的衙門而已。
記筆帳的事兒,簡單的很。
“之前聽說南海水師因為水師戰船當初都是江南各省自行訂購,所以一些船型頗多重複,水師也不想要那麼多船。
我盤算著等俞大猷回來,把南海水師的戰船嘩啦一下,看看有多餘的,折價轉給登萊水師,。
聽說,登萊水師的戰船多是山東沿海衛所所用的,大多老舊不堪用。
我打算到時候讓山東和南直隸出筆銀子,定期為登萊水師更新戰船,效仿南海水師樣式,成軍後就以此為骨架,組建北海水師。
這樣,大明就有一南一北兩支水師拱衛海疆,也就是可以高枕無憂矣。”
魏廣德笑道。
張居正思索片刻還是點點頭,按照魏廣德的意思,海防重點顯然還是在南方。
也是,南海藩屬國眾多,又有東夷西夷介入,局勢遠比北方複雜。
“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西南,那裡交通不便,這也是太祖當初佔領雲南後就不願意繼續向外擴張的原因。”
張居正略帶憂慮的說道。
就在兩個人在內閣說起西南戰事時,緬軍先鋒已經進攻到保山城下。
隔著十餘里地紮營,同時放出哨探四處偵查明軍動向。
而在保山城頭上,李成梁帶著沐昌祚、羅汝芳就在那裡觀察敵營的佈置。
此處是山地,所以緬軍並沒有距離城池太近。
雖然紮營在十里之外,但是卻有數隊緬軍開出軍營,來到保山城外幾個岔道旁建立了小型營寨,既可以阻斷保山城對南北西三個方向的交通,又可以近距離監視保山城動向。
潞江渡口的爭奪戰早就打完,明軍孤軍抵抗自然支撐不了太久,也就是經受了緬軍三輪進攻就告失守。
這還是在緬軍登上對岸後,李如樟帶著家丁騎兵發動了一波反衝擊,把登岸的緬軍趕回水裡。
不過,在兩次進攻失利後,莽應龍果斷加派兵馬增援。
加之前兩次登陸,緬軍又搶到明軍十餘條江船。
面對敵眾吾寡的局面,李如樟果斷下令棄守,在緬軍再度大舉來攻時防火焚燒碼頭。
在緬軍搶灘滅火的時候,他帶著剩餘明軍返回了保山城。
“按照斥候報告,緬軍主力抵達保山城下,應該還需要兩日時間。”
李成梁看著遠處敵營,輕蔑說道。
“看來,莽賊還沒有收到緬南被我軍水師攻打的訊息。”
羅汝芳開口說道。
現在他已經大體知道李成梁的計劃,雖然覺得有些冒險,但是在知道南海水師已經抵達緬甸南部沿海地帶,很快就會從背後對緬甸出手後,他的顧慮減少了不少。
明軍南北拉扯下,緬軍難免顧此失彼,就算冒險有些,或許也有奇效。
至少,就當下所知的局面,只要固守保山城,明軍就當立於不敗之地。
是的,當下明軍還是守勢,那就是阻斷緬軍繼續東進的通道。
只要佔住保山城,緬軍主力就被擋在滇西,而他們的偏師也在施甸城被明軍攔下來了。
別看緬軍勢大,可二三十萬大軍,一天的消耗也是巨大,他們其實也拖不起。
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停的進兵,從佔領區掠奪物資補充他們的消耗。
而一旦被明軍擋住去路,時間已久糧草輜重供應不上,戰力下滑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士氣的喪失。
軍隊打仗,若是能一個接一個的,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