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然後皇帝還需要穿戴專用服飾,開啟午門城樓,釋出昭告天下的詔書。
“露布詔天下,百官具朝服以聽,儀與開讀詔赦同。”
外出作戰的部隊打贏了戰役凱旋而回,朝廷還需要舉行論功行賞的軍禮。
首先是戰鬥的結果要先彙報於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然後再彙報到內閣,內閣和他們商議封賞,最後交由皇帝聖裁併親自宣佈。
在論功行賞的當天,皇帝要穿戴袞冕來接見打了勝仗的軍官,然後一一對他們進行封賞。
除了正常出征打仗的禮儀之外,還有一些平日裡涉及的軍禮,大閱就是其中的一項。
大閱類似於現代的閱兵儀式,皇帝要到郊外親自閱兵,部隊要有都督府負責調配,所有活動的相關內容均有禮部制定。
大射禮儀也是明朝軍隊日常的一種禮儀,史載:“凡郊廟祭祀,先期行大射禮,工部制射侯等器”,這種禮儀雖然以射箭為主,但是主要是祭祀活動的一項娛樂專案。
在明朝的時候,大射禮儀一般不用皇帝出席,品官就可以代辦。
救日伐鼓算是一個比較獨特的禮儀,當除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搭救日食的軍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舉行這個禮儀的時候,一般要等到朔日日食的時候,皇帝要穿戴常服,不用到正殿去上朝,而且還要在中書省設立香案,文武百官要穿戴朝服去進行叩拜,然後軍隊的軍士一直不停的進行敲鼓,直到日食逐漸消失,太陽逐漸圓滿之後,才能夠停止。
而此時李成梁想到的就是,自家的大兒子到底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也的訊息,王杲抓住沒有,是死是活?
“大帥,王杲抓住了,大公子命末將回來先行報告此事。”
隨著人來到李成梁面前,當即半跪在地向李成梁稟報道。
聽到已經抓住了王杲,李成梁臉上喜色大盛,當即說道:“詳細說來。”
於是來人就把他們追隨李如松一路追趕王杲部的經過說了一遍,聽說王杲居然選擇去投靠王臺,李成梁也只是微微皺眉,並沒多說什麼。
萬汗,既是王臺。
萬汗姓納喇氏,名萬,自稱汗,所以稱為“萬汗”。
明廷在官方文書中一般將他的名字翻譯為“王臺”,因為“臺”、“萬”音近。
實際上,明廷對於女真首領稱汗者,都翻譯為“王”某。
比如王杲,姓喜塔臘氏,其本名為阿突罕,杲不過是明人音譯的詞,因自稱汗,所以被冠以王姓。
所以,女真部族中成名的首領,許多都姓“王”,就是這麼來的,其實大家根本沒有一點關係。
不過呢,女真族中也有門戶高低之分,部族首領的子女多是相互通婚,所以也沾親帶故。
比如建立清朝的愛新覺羅家族,其實說起來,和王杲、王臺兩大族也都是通婚的,王杲更是其外公。
聽到王杲已經被王臺拿下交給兒子李如松,現在正押往古勒城,李成梁也放下心來。
看了眼前面那些女真戰俘,嘿嘿一笑道:“這些人看押好了,姑且留下賤命,來日和王杲一起送入京城去。”
李成梁這個決定,倒是讓這些人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否則,明軍撤回去的時候,必然是不會帶著這麼多累贅上路的,肯定是砍了腦袋帶回去表功。
這就是戰爭,人命如草芥般,不過是將領的功勳。
“戚繼光他們距此還有多遠?”
李成梁志得意滿後,想到朝廷調來的薊鎮軍,隨即輕蔑的問道。
喜歡隆萬盛世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隆萬盛世【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