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清丈之始(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在魏廣德說出讓俞大猷把在緬甸東籲城的繳獲上交國庫以後,張居正眼中似乎閃過一道釋然。

不過不管是不是早有預謀,明軍在緬甸的繳獲,是不可能被幾個軍頭私吞的,多少都要交回來。

不說隨軍充當監軍之責的御史,軍中還不知道有多少錦衣衛佈置的密探,在一刻不停的盯著幾個手握重兵的將領。

早晚都要交,而且也不可能一點湯湯水水都不留。

所以,魏廣德說出這話才這麼幹脆。

估摸著,俞大猷那裡應該早就把繳獲瓜分好了。

“緬甸國小民貧,就算抄了緬王的家,又能有多少繳獲。”

不過王國光還是補了一句,話音落下馬上就被張四維截住說道:“總是個進項,能彌補下朝廷財政的虧空也是好的。

再說,用緬甸土地作為將士們的犒賞,就能省下不少賞銀,戶部的壓力也沒那麼大。

等緬甸徹底平定下來,那裡的礦藏也可以發賣不少銀錢。

據我所知,緬甸的寶石礦可是挺有名,宮廷都要定期前往採購,這又是一個進項。

所以就算暫時借支常盈庫的銀子,來年很快就能彌補回來。”

“那也不過是一次性的收入,朝廷以後還要在緬甸駐軍,得多少兵馬,朝廷的銀子還不是得往裡面投。”

王國光依舊不滿的嘟囔一句。

這就是這時期大明官員不願意繼續向外擴張的原因之一,因為在他們看來四周的土地雖然廣大,但是都是貧瘠之地,收不上來多少賦稅。

說不定,連駐軍的軍費都承擔不起,最後還要朝廷撥銀倒貼。

就比如遼東,雖然已經開發,可大明朝廷時不時還要發錢糧補貼,就十幾年前那次,朝廷還貼了好幾年的錢糧,賑濟遼東因災受困的百姓。

不過這些在文官眼中不值一提的地方,在魏廣德看來其實就是朝廷不善經營導致的結果。

要是真在緬甸收不回成本,英國佬吃多了才把那地方佔下來,還花費百年時間穩固對那裡的統治。

歸根結底,還是大明財政制度的問題,該收的稅收不上來。

當然,不收這些稅,對魏廣德似乎也有諸多好處。

最起碼,他現在就不算逃稅。

“緬甸,內閣自會考慮持續經營的問題,就不勞戶部費心。

就算需要倒貼,也先從雲南補上,若還不夠,則由西南幾省補上。

據我所知,西南豬省因路途遙遠,賦稅每年送往南京耗損頗大。

就近補貼緬甸,也能省下不少民力。”

魏廣德馬上就說道,算是堵住王國光的嘴巴。

“善貸,王大人也是為國勞心,你就少說兩句吧。”

張居正這時候有開口說道,不過隨即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如今國用艱難,朝廷確實需要找到解決之法。

本來今年各省上交朝廷的賦稅總算是足額,之前清繳的欠賦也成績顯著。

前些日子王大人還和我說,今年戶部應該會有一些盈餘,這可是這十餘年來的第一次。

可是現在大家也知道了,因為河工的原因,今年的盈餘怕是不可能了,朝廷還是虧空。

所以我就想啊,清丈田畝增加朝廷賦稅收入,同時也透過清丈完成地方上一條鞭法的推行,是否藉此就在福建試行下去。”

張居正的話,立即引得張四維、王國光兩人點頭認同,魏廣德愣了愣,旋即明白張居正讓王國光來戶部鬧著一出,原來是奔著福建清丈田地來的。

想想也是,張居正準備這個事兒已經過去幾個月了,福建官場變化頗大,從布政使到按察使都換成了他的人,確實可以推進下去了。

清丈田地,說白了,事情應該是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協助督辦,不過也需要巡撫和布政使的支援。

今天內閣發生的事兒,之後肯定是要傳出去的,所以魏廣德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馬上點頭的。

於是,他開口說道:“首輔大人,清丈田地之事影響太大,是不是在謹慎些,再考慮考慮,或者召集一次廷議,讓更多人參與其中討論。”

魏廣德這會兒稱呼都變了,極其嚴肅的說話。

不過張居正似乎早有預料,馬上笑道:“善貸,朝廷財政的難題你是知道的,若不能想辦法增加朝廷賦稅,就很難支撐下去。

你若有其他辦法增加朝廷財政收入,清丈之事自然可以壓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