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批了(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難怪當初外面對徐閣老家有多少田地這麼關注,原來他家竟有兩千頃田地,都比得上一些藩王府了。”

徐江蘭後知後覺,這才發現徐閣老家裡那兩千頃田地似乎是真的有點多了。

此時還是萬曆初期,大明的藩王,特別是初代那些藩王已經經過了幾代,在原來皇帝的賞賜田地之外,已經開始了土地兼併,大肆侵佔民田。

但是到目前為止,擁有萬頃良田的藩王府,暫時還沒有出現。

其實,大明的藩王府在設立時能夠從皇帝那裡得到的賞賜田地數量有限。

宣宗在洪熙元年賜趙王田地80頃,開啟了明朝藩王官方賜田的先河。

在此以前,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雖然也把自己的兒子封王,但是都只是賜建王府和每年從朝廷領取藩王俸祿,並沒有賞賜田地。

自此以後,皇帝賞賜藩王的田地就是幾十頃,也就是幾千畝。

這裡還有個單位的問題,後世一般面積單位是公頃和畝,一公頃是十五畝地,不論土地肥力,有固定的面積。

而在大明使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是頃和畝,一頃地等於一百畝土地。

而因為每畝的面積還要考慮土地肥瘠程度,所以實際土地面積並不相同。

所以,如果以為趙王所得到的八十頃賜田就是後世的八千畝田地,自然是錯誤的。

但是,藩王受封賞賜田地成為慣例以後,之後的藩王每次能得到的賜田數量就一直增加。

所以到了後面,藩王首次獲得賜田一般都超過百頃之數。

而且,因為後面的藩王受封賜田增加,原先的藩王也藉此舔著臉用自己的錢不夠花為由,想方設法向皇帝討要。

面對這樣的請求,皇帝大多都會選擇接受,每次給予數十頃到數百頃田地的賞賜。

藩王府的田地,除了皇帝賞賜,還有就是他們自己私下裡購置,甚至直接搶奪民田。

而且,因為大明對藩王府的所有生意都免稅,包括藩王府田地、店鋪都免稅,也導致許多民戶為了逃避賦稅,選擇把田地投獻給藩王府。

換句話說,投獻給藩王府的田地,是不交國稅和地方官府攤派雜稅的,除了交給藩王府地租,其他什麼錢都不用交。

藩王府田地突破萬頃之數,其實就集中發生在萬曆朝,特別是萬曆皇帝帶頭突破了萬頃這個規模。

萬曆皇帝的弟弟潞王就藩時,一次性就得到兩萬頃田地,而萬曆皇帝兒子福王更是奏請賜田四萬頃,雖然最後被大臣阻止,但也得到了兩萬頃田地的待遇。

而一些資料裡記載所謂“崇王在正德元年獲得賜田幾萬頃”,其實很可能是受封時得到幾百頃,也即是幾萬畝田地。

實際上在明末時期,崇王朱見澤的後代在汝寧府屬七個縣裡佔有贍田、山場、湖、園共地四千七十二頃六十四畝;又在汝寧府境外的陳州、柘城等七州縣佔有土地二千六百八十頃幾十畝。

上述兩地合計近七千頃田地,當然也不止這麼些,但是大頭就是這些。

換句話說,崇王府到明末的時候,擁有田地也就是萬頃左右,根本達不到正德元年就獲賜幾萬頃田地這樣的規模。

總之在這個時代,藩王府擁有田地幾千頃很正常,但是過萬頃就很誇張了。

這也是徐江蘭一開始沒反應過來,現在想到才發覺好像田地多的是有些誇張了。

當然,那是徐閣老家的地,他們魏家可沒那麼多,也不過就二百頃地而已,並不算打眼。

實際上,勳貴和一些老牌士紳家族擁有數萬畝田地也並不誇張。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魏廣德很是特殊,畢竟魏家發跡其實還是從魏廣德中進士以後的事兒,在此之前魏家不過是朝廷的一個百戶官而已,是不可能擁有多少土地?

現在魏廣德又是內閣次輔,突然被爆出擁有幾萬畝田地,若是被有心人攻訐,確實也是個大麻煩。

還有魏國公府那邊,徐江蘭雖然不知道孃家到底有多少田地,但是數額絕對不會少,甚至可能有上萬畝甚至數萬畝。

實際上,魏國公府的田地,未必全部都掛在他們府裡。

魏國公府不少家人也得到官身,也就是官員身份,他們也是可以享受免稅田地待遇的。

於是,一些不乾淨的田地,往往都是先掛在這些人名下,但實際上屬於魏國公府。

當然,也有分散資財的意思在裡面。

不管是誰,如果擁有的財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