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找到了(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風土人情似乎並無不妥。

只不過在聽到譚綸說兵部找不到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文獻後,他才記起此事,於是就叫譚綸來此尋找。

若是,則最好,文件沒有丟失。

若不是,則可以考慮抄錄一份存在兵部。

就算翰林院找不齊,也可以去其他衙門的書庫看看,興許就能湊齊了。

劉大夏毀掉這些文獻,魏廣德還真不信。

王錫爵放下手裡書冊,馬上又拿起茶几上擺放的書冊,連番數本,發現後面都是蓋的武庫司印章。

雖然不明白兵部為什麼不拿條子來取書,但想到昨日聽到的傳聞,兵部什麼文件沒有找到,叫全部官員都去尋找,這就對上了。

只不過,王錫爵還是不明白,兵部的書冊怎麼就堂而皇之放在翰林院裡。

正欲開口詢問,王錫爵又看見兩個兵部官員手裡捧著幾冊書本過來,依舊是交到譚綸面前請他檢視。

這次,王錫爵直接伸手就接過其中一冊,直接翻到最後,檢視書封上的印章,依然是兵部武庫司官印。

“譚大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錫爵開口問道。

就算背鍋,總要搞清楚原因才好。

“此事和諸位大人無關,是幾十年前就搬到這裡來的。”

譚綸先給他們一顆定心丸,然後才說道:“還是庫中老吏記得此事,說是翰林院借過一些書冊去,之後好像沒有歸還。

而借條也不知道放置到何處,找不到了,這才過來檢視書冊是否還在。”

說到這裡,譚綸晃晃手裡的書冊笑道:“這不就找到了。”

王錫爵隨即問道:“誰借的”

“老吏已經不記得了,只要找回書冊就好,其他的就不追究了。”

譚綸笑道。

之前還心有揣揣的話,在找到幾本書冊後,譚綸已經安下心來,於是就是考慮善後之事。

直接爆出當年事兒,對兵部、翰林院,甚至整個朝堂都不好,還是隨便找個理由糊弄過去算了。

至於為什麼不和氣的與翰林院諸人商議,自然是因為不確定,更不能隨意透露兵部文庫失竊的事兒。

傳出去的,那是流言。

可如果從他口中說出,那就坐實兵部文件保管不嚴,大小也是個錯處。

你此事和他無關,但他在兵部,沒有及早發現,也是錯誤。

畢竟,此事的發端是內閣、宮裡打算讓水師下西洋,為皇帝大婚營造盛大的儀式。

若沒有此事,兵部怕還被矇在鼓裡。

不斷有人從藏書樓裡出來,封賞一兩本,三五本書冊,小茶几上很快就堆了厚厚兩摞,估摸著最少也有五六十本書了。

這些書冊,王錫爵大多都檢視過,全是記載三寶太監下西洋的文獻,其中甚至還有輿圖。

如此之多,全是關於三寶太監的資料,王錫爵就算再傻,也猜出其中定然有貓膩。

不過此事鬧大了對翰林院不利,他現在打算息事寧人。

“譚大人,我們借一步說話。”

王錫爵小聲對譚綸說道。

“好。”

譚綸點點頭,和王錫爵走到一旁無人處,王錫爵這才問道:“此事到底為何,你兵部的書冊會存放在我翰林院的藏書樓裡。

別用是我翰林院的人去兵部借書做藉口,真有此事,你們兵部會拿著記錄來尋書才是。”

“王大人記得宣德和成化時,當時宣宗皇帝和憲宗皇帝都曾有意重啟下西洋之事否”

周圍沒人,譚綸就直言道。

有些訊息,他們這些話事人知道就好,能夠把風波消弭於無形。

王錫爵聞言點點頭,他不僅知道最後都沒成行,還聽人說起過原因。

宣宗那次是因為南北方先後發生戰事,不得不暫停下西洋的行動。

而憲宗皇帝那次情況就複雜,聽說是文獻和海圖找不到了.

想到這裡,王錫爵現在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猜測多半就是那些朝臣為了阻止皇帝發出下西洋的旨意,刻意把這些書冊藏起來。

又擔心皇帝心有不甘,藏在兵部怕被錦衣衛查獲,那可就是欺君之罪,最後選擇直接把書冊搬出兵部,藏進了翰林院裡。

這樣,就算皇帝發狠要追查,查到了,不過就是翰林院借了兵部的書冊而已,估計他們還煞有介事做了條子,只是沒上登記薄。

這樣操作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