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未來,為什麼不能做
潯州位於後世廣西桂平市區東南,明大藤峽-瑤族起義,清-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均在潯州府境內。
桂平市境內山川秀麗,風景名勝薈萃,“別有天地”、“鳳擅名勝”、“秀蓋南天”是“遊蹤來絕頂”的旅遊勝地和佛教聖地。
明置潯州府,轄桂平、平南、貴縣三縣。
劉臺被髮配廣西潯州,也就是這裡。
此時,潯州府城貴縣奉議衛衛指揮值房裡,衛指揮使龐世奇正恭敬的站在一箇中年漢子身側。
“意思你明白了嗎”
那中年漢子開口問道。
“姚老爺,你的意思卑職明白,只是這人剛到潯州就要動手嗎還是稍微等等怕是更加穩妥。”
龐世奇小心翼翼的提議道。
“不行,我馬上就要離開,離開前必須看著他死掉。”
那漢子雙眼盯著龐世奇開口說道,“至於其他的你都按照正常程式走,不用怕,招呼我都打好了。
不管是都司還是京城兵部、刑部,都不會為難你。”
龐世奇只是猶豫片刻,終於抱拳低頭說道:“卑職明白了,明日晚間就是他的死期。”
“很好,我後日就出發,還要趕回荊州,到時候我會把你的名字報給我家老爺,自然少不得你的好處。”
姚姓漢子臉上終於掛出一絲笑容,樂呵呵對龐世奇說道。
“一切都勞煩姚老爺了。”
龐世奇抬頭,也是滿臉堆笑,討好著說道。
這裡說完話,那姚老爺就起身告辭,即便龐世奇如何挽留都是不允。
等龐世奇送走那漢子後,忍不住看著離開的馬車嘆口氣。
這姚老爺可不是別人,正是首輔張居正府中管家之一的姚曠,名義上是張居正派到荊州奔喪打前站的。
不過,實際上他的目的地,或者說第一站卻是廣西潯州。
這麼大的事兒,張居正也不會假手他人,而是派出身邊最得利的人去盯著,直到完成。
魏廣德是後知後覺發現了“劉臺”的價值,而張居正可不會如此。
經歷過一次背叛後,張居正對身邊人,特別是那些門生可都已經不放心。
所以,他能拿出來的應對就是用更加狠辣的手段震懾他們。
只不過,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不等劉臺身死的訊息傳到京城,他的那些好學生們竟真的開始挽起袖子對他出手了。
一晃又是一日過去,一大早,無數雙眼睛都盯著通政使司,看看今天是否還有人出面彈劾張居正,要求他立刻返回湖廣老家奔父喪。
沒有出乎這些人的意料,隨著刑部員外郎艾穆和主事沈思孝走進通政使司,很快就傳出他們倆又聯名上疏,彈劾張居正,依舊是要他回鄉丁憂守制。
魏廣德是在內閣聽到訊息,最近三天,每都有關於張居正的奏疏送進來,全都是反對“奪情”,要求他回鄉守制的。
不過之前吳中行的奏疏,魏廣德已經批紅送入宮中,但是這兩天時間過去了,也沒看到奏疏返回內閣。
可見,吳中行的奏疏應該是被留中,宮裡並沒有給出意見。
至於昨日趙用賢的奏疏,想來也應該是一樣的結果。
再想到艾穆和沈思孝的聯名奏疏,魏廣德也不知道宮裡到底能沉住氣到什麼時候。
但是,一旦宮裡爆發,怕是就要對這些上疏之人舉起屠刀了。
畢竟,宮裡態度至少他這個內閣次輔還是知道的,那就是偏袒張居正。
到下午的時候,終於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十餘名京官陸陸續續走進了通政使司,提交了他們的奏疏,內容無一例外都是反對皇帝“奪情”。
魏廣德把吳中行、趙用賢等人的奏疏排在一起看了一遍。
其中張居正的學生、翰林院編修吳中行上疏,說張居正奪情是“事系萬古綱常,四方視聽,惟今日無過舉,然後後世無遺議。”
他直接認為的是如果張居正如此就可以“奪情”,那以後所有官員遇到類似情況,都可以謀求“留官守制”,致國朝綱領喪失,會遺患無窮。
如果說吳中行只是擔心開了這個先例壞了綱常,那趙用賢上折彈劾張居正就是直接斥責他貪戀權位,認為不能援引前朝的故事為張居正奪情製造根據。
可以說,他們的奏疏一個比一個用詞激烈。
不過,這個時候送進來的奏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