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逢時有些遲疑,不過張居正這時候也開口道:“善貸的提議不錯,現在禮部最重要的是,既要保證選後之事不出岔子,也不能耽擱緬甸設省之事。
相對來說,後一件怕還會更麻煩,要從浩瀚古籍中尋找類似活動儀制,這工作量可不輕。
《實錄》的事兒,就先放一放。”
首輔和次輔的意見都是一致,這讓方逢時還怎麼說,只能點頭答應下來。
“那我回去就知會王希烈,讓他安排此事。”
方逢時答道。
“對了,秀女可送入宮中?還是禮部還在甄選?”
魏廣德又問道。
小皇帝想看秀女的事兒,說出來就是個大事兒,不聲不響也就沒事兒。
不過如果現在秀女最後的甄選還沒結束,那就是人都還在宮外,小皇帝要想看到,魏廣德可不敢大膽到帶小皇帝出宮去看美女。
如果其他條件都符合要求,那經過層層篩選的秀女就會被送入皇城的儲秀宮裡生活居住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宮裡還會對這些秀女進行新一輪的篩選,最後才會定出幾個人選,再由兩宮太后勾選。
勝出之人,自然就是能見到皇帝的。
程式很多,很嚴苛,魏廣德也不想摻和其中。
萬一小皇帝偷看到看對眼的人,人又被禮部戳落了,怕是會有麻煩。
最好還是丟進宮裡,讓小皇帝自己去看。
到時候是內廷的事兒,就算鬧出什麼事兒來,相信馮保也能把訊息瞞下來。
“現在大部分已經甄選完成,只有少數秀女禮部還在核對,這幾天派出去的人都該能回來了。”
大明選擇秀女,第一步是各地官府選出適齡女子,之後是對她們進行初步選擇,要求家世清白和品貌端莊。
這一步,地方官府是要對秀女家庭情況進行調查,絕無人敢弄虛作假。
而且選秀中,一些官員趁機為自己挑選美女這種事兒,至少在當下還沒人敢做。
原因很簡單,只要達到要求那就要層層上報。
就算戳落,也得有充分的理由。
一旦發現符合條件而沒有上報,地方官員在考察上就等著被打“下下”的評語吧。
實際上,若是地方上出了皇后,對上報的官員來說也是大大的政績。
皇后要求極高,若是被選中,自然說明地方官員能力出眾,所以才會有才女出現。
同時近水樓臺先得月,和皇后孃家關係好,雖然不能保證高官厚祿,但是說說好話還是可以的。
這可是直通後宮的關係,沒人會在這件大事上作梗,除非不想要更好的仕途了。
地方上報以後,層層篩選,最後禮部還要對送入宮裡的女子情況進行核對。
若是就在京師,自然簡單快捷,可若是在偏遠州府,這一來一回核對就很花時間。
這也是選秀多集中在南北直隸的緣故,核對所需要時間比較短。
“抓緊吧,儘快把選拔出來的秀女送入宮中,禮部也就少個事兒了。”
魏廣德笑道。
“是,魏閣老的話我會帶回禮部,督促儘快完成甄選工作。”
方逢時急忙說道。
其實禮部也希望儘快完工好等著領賞,事兒壓在自己衙門裡,總歸擔心出點差錯。
只要選拔完成,把甄選出的秀女送到宮裡,就沒禮部的差事兒了。
大不了就是最後落選的女子,禮部安排人再把她們送回去。
清朝時期,落選的秀女通常會留在宮裡擔任宮女,但是大明的制度卻同。
在明朝,秀女落選後通常會被送回家,而不是留在宮中擔任宮女,甚至這些落選之人都不能被選為妃嬪。
就比如選後,最後在皇帝面前露臉的兩三人,在皇帝選擇皇后以後,淘汰之人事不會被留在宮裡成為妃嬪,而是直接打道回府,被禮部安排送回家中。
倒是之前在宮裡落選的人當中,會有一些人被留下,充作妃嬪人選。
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考慮,因為能走到最後一步的人選,各方面其實都滿足成為母儀天下皇后的資格,只是皇帝更看誰順眼。
若是將最後的落選之人也留在宮裡,難保不會有人覬覦皇后寶座,進而引發宮闈爭鬥。
所以,落選之人直接送回家,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事例發生。
至於那些早早落選之人,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