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進行分贓,但是獨獨對王宮和緬王私庫裡的東西格外看重,不準手下人手腳不乾淨的緣故。
這裡面稍微一個大意,怕就惹來滔天大禍。
屋裡十六箱財寶也只是需要移交的一小部分,實際上還有許多大型器物,都放在倉庫裡,其中一部分也會被裝車運往京城。
至於上繳的金銀,俞大猷也整理出來黃金七萬多兩,白銀四十一萬兩一併上交。
而城外勃固河上水師戰船裡,已經堆積了不知道多少財物,整個東籲城算是被他們洗劫一空,留給李如松的也只有一座空城而已。
當然,李如松不看重這些錢財,而更在意東籲城倉庫裡那些糧食。
“如松,如今東籲城的移交工作也差不多了,剩下的今明兩天應該就能完成清點,我打算後日就帶人返回勃固。”
俞大猷對李如松說道。
“提督大人放心就是,如今有我兄弟駐守緬南,當可萬無一失。”
李如松抱拳答道。
“這些東西,你們何時北上運往京師?”
俞大猷問道。
“提督大人,這些寶石和金銀的箱子裝車還算好運,可前兩日去看的那些大型器物,走陸路就太過麻煩了。
不知能否直接裝船,走海路運抵津門。”
李如松小聲問道。
“可以。”
只是略做思考,俞大猷就點頭說道。
那些財物的價值其實不大,只不過因為是從王宮裡抄出,所以比較敏感,要麼奉旨毀掉,要麼就是運抵京城交給朝廷處理。
但真要算起價值,還是那批寶石更加貴重。
畢竟,寶石是緬甸特產,大明產出並不多,質地也稍差,所以宮裡才會定期派人來此採買。
十六箱財寶中,八、九箱都裝滿了各色寶石,足夠皇宮裡用上幾十年了。
“東西,還是暫時封存在此,等後朝廷旨意。
末將打算明日就先讓胞弟率兵五千,先期押運一批糧草北上,緩解大軍糧草匱乏的問題。
同時也把財物清單上報京師,等待朝廷的命令。
所以還請提督大人在城外碼頭留下幾條水師戰船,若是朝廷打算走海路,則可直接裝船。”
李如鬆開口說道。
他們是翻山越嶺,從雲南一路打到這裡。
只不過到現在,李如松還對江南的水師走海路能到緬甸很是好奇。
畢竟,對於一個只坐過渡江船隻的人說大海,很是困難。
現在的人,頭腦里根本就不像後世人,腦海裡早就有了地球模型,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念。
有了這個概念,對於明軍從江浙跨海而來根本就不會感到稀奇。
李如松沒有,他只認為既然陸地都這麼難走,海路又是怎麼過來的。
即便之前接風宴和之後於水師將官交流,他依舊沒有具體的概念,只知道坐船幾個月就能從大明到這裡。
他們走陸路,不也是要走幾個月嗎。
東籲城外停靠的都是水師的小型船隻,但在李如松眼裡也是不小了。
想到之前俞大猷說起他的坐船,比起城外那些小船大了十數倍不止,於是乾脆趁這個機會就問道:“提督大人,你們海船到這裡,是不是也要像走運河那樣,需要縴夫拉船?”
“呵呵,怎麼會,有難走的海路,直接繞道就好了。
船隊大小船隻數百艘,要是有這樣的海路,不走也罷。”
俞大猷笑道。
不過,他很快也反應過來,許多明將根本不懂地理,於是乾脆命人拿出海圖給李如松看。
民間其實也有海圖,但是都很簡略,甚至存在很大誤差。
不過俞大猷手裡的海圖就精準許多,甚至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繪製的地圖進行過比對。
“這裡是大明廣東,然後是福建、浙江......”
俞大猷手指點在地圖一角開始給李如松講解起來,“從廣東出海南下直奔呂宋,補給後走舊港,穿過滿次加海峽就能到勃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