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主上衝年,不可以異物啟玩好(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擱到自己案頭一邊。

那裡,都是他票擬後的奏疏。

“你先下去吧。”

魏廣德淡淡開口說了句,等蘆布退回值房後,魏廣德才繼續看起其他奏疏。

魏廣德重新開始翻閱奏疏,只是還沒處理兩份,蘆布又快步進屋,在他耳邊小聲說道:“老爺,首輔大人那邊派人過來請老爺過去一敘。”

魏廣德愣了愣,剛處理了一份吏部奏疏,不會這麼巧吧。

魏廣德其實也知道,這個趙參魯是隆慶年點的進士,那一屆正好是張居正主持的會試,所以也算是他張居正的弟子。

不過這麼巧,這個趙參魯是張居正安排的吧。

不過魏廣德也是不懼,就一個四品提學而已,沒多大的事兒。

現在張居正籌劃的改革,可還需要他魏廣德鼎力相助。

只要魏廣德不高興,雖然不一定會壞事兒,但要拖延時間,甚至讓大明官場那些官員群起而攻之張居正,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明眼人誰不知道丈量土地是要做什麼。

那些支援的人,其實多半就是地方上後起之秀,家裡沒多少田地了。

既然沒多少田地,自然無所謂清不清丈,反正自家損失不大。

而那些老牌士紳家族,才是這場鬥爭中損失最大的。

不過,如果張居正真在這次清丈田地的運動中把目標也瞄準宗室和勳貴,那這些士紳家族或許就不會那麼牴觸了。

畢竟,相比於這是世襲罔替的權貴,他們又算的了什麼。

魏廣德還是很快就去了張居正值房,行禮後就從張居正手裡接過來一本奏疏。

是戶部草擬的,關於清丈田地需要注意的事兒。

內閣和宮裡已經批了,具體丈量的辦法,朝廷自然也要制定相對應的章程。

而這本奏疏,就是戶部對丈量田地的辦法。

魏廣德看了一遍,和明朝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規定差不多,但在清丈過程中使用的辦法卻有所不同。

傳統的丈量土地,一般是採用步長估演算法和繩索測量法兩種。

顧名思義,明朝時期,常用的土地丈量方法是使用步長來估算面積,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在面對不規則田地時存在較大誤差。

繩索測量法就是使用繩索進行測量,也是一種常見的土地丈量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比步長估演算法更精確,但在處理複雜地形時仍有一定侷限性。

古代中國的幾何學其實還是很發達的,或許就是因為存在一些複雜地形需要計算吧。

魏廣德此時看著戶部報上來幾個新的方法,心中不由惡趣味想到。

畢竟,中國人重視田地,自然希望計算出來的面積儘可能準確無誤。

這次,戶部提出來的創新的測量技術,就包括推步聚頂之術,丈量步車和割補之術三種。

魏廣德閒暇之餘也看過大明此時的各種算術之書,對此時的幾何還是有所瞭解。

所以,很容易就能看出來,戶部這次是動了腦筋的。

第一種推步聚頂之術,明顯就是一種高效的土地測量法,能夠快速準確地測量出不規則田地的面積,特別是對於形狀極不規則的田地效果顯著。

這種方法運用了類似於後世“鞋帶公式”的數學原理,透過建立座標系,測量地塊的座標,然後進行特定的計算來得出地塊面積。

而丈量步車則類似使用後世捲尺,使用標準測量工具,這種工具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測量的精度和效率,代表了明朝土地丈量史上的一次技術飛躍

至於割補之術,其實就是對面對不規則地塊,古人通常使用“割補之術”,即將地塊補成長方形,再切割成三角形,透過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來確定整個地塊的面積。

而對於人手,戶部建議從南京國子監中選出,派往福建協助清丈。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

晉武帝司馬炎始設國子學,至隋煬帝時,改為國子監,唐、宋時期,國子監作為國家教育管理機構,統轄其下設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各學皆立博士,設祭酒一人負責管理。

元代初設國子監,屬集賢院,下轄國子學,此外,另設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亦稱國子監,以示與漢人、南人之區別。

到了明代,國子監規模宏大,分南、北兩監,分設在南京與北京。

明代國子監學習《四書》、《五經》,兼習《性理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