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矛盾(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朝廷、皇帝因為礦稅而對工商行業打主意,徵收工商稅。

北方士子稍好,南方士紳經商成風,要是朝廷嚴格收稅,那就會嚴重損害他們的利益。

反正此時的大明就是這樣,朝廷和民間都有開採一些礦山,但是總量有限,能滿足自身需要即可,並沒有大規模開採各種自然資源。

魏廣德當然知道工業發展離不開礦山開採,但他做的更多的還是溝通商貿,透過貿易賺錢。

現在國內的礦產資源還是能保持供需平衡的,所以他是根本就沒往開礦這方面去想過。

畢竟,後世開礦引起的環境汙染,還有礦山的安全性,他很清楚,所以他對開礦並不十分熱衷。

煤老闆的傳說,他聽說過,但那不過是特定時期的產物。

之後幾年又有多少人還注意到這個群體,大多都因為各種原因逐漸消失了。

這次稍微注意緬甸,還都是馮保的提議。

在他習慣的思維裡,都是在國外募人挖礦,至於汙染和安全,跟他有什麼關係。

而李如松知道朝廷對於礦山的政策,也就是打算搞個既成事實。

一直都存在的礦山,就算大明管理這片區域,也不能說停就停,說禁就禁。

所以,他有把握讓這些緬甸的礦山繼續開採,為他們李家賺取源源不斷的財富。

李家就在這裡,再有京城的支援,根本不怕雲南沐家。

大不了分出一部分利益給京城那邊的人,反正李家還是有得賺。

“多帶些家丁過去,到時候佔下礦山就讓家丁帶人守在那裡,別管是誰都不用管。”

李如松繼續給兄弟交代道。

以後李家要在大明混下去,京城那邊的孝敬怕是還要增加,就從這些礦山的產出裡面出好了。

李如松打仗是不怕死,但腦筋還是蠻靈活的,否則也不可能帶領明軍打那麼多勝仗,特別是之後在朝鮮的對倭作戰。

那場戰爭,明軍可是沒佔到兵力優勢,也就是火器犀利,外加倭國沒有的精銳騎兵,讓明軍有更多的戰法用到倭人頭上。

“哥,我這就去調兵。”

有了撈錢的法子,李如柏此刻片刻都等不及了,就想馬上動身。

他不是傻子,此時緬甸的現狀,若不盡快把這些礦山拿到手裡,不說別人偷採偷挖造成的損失,就是礦山裡多少總有些庫存吧。

要是管事兒的人看著此時緬甸的混亂,心生貪念之下會不會監守自盜,也不好說。

“出去小心點,現在緬甸那些殘兵敗將還沒有全部臣服。”

看著小弟躍躍欲試的樣子,李如松還是提醒道。

搞錢重要,可自家兄弟的命更重要。

他可不想因為一些身外之物,就讓兄弟身臨險境。

當然,支走李如柏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不想留他在東籲城裡,一天到晚想著那批貢品。

早晚會出事兒。

看著李如柏出門,李如松又扳著手指算了算,清單應該已經到老爹手裡了吧,也不知道自家老爹看著清單上的東西,會不會也想兄弟那樣眼熱。

想想感覺不會,老爹眼光還是有的,那些錢能貪,那些不能貪,他心裡其實清楚的很。

正如他所想,京城文書發出去幾天時間,他就受到了第一次繳獲財寶的清單。

十多箱寶石玉器,還有幾十萬兩金銀,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用黃金白銀和黃銅製造的精美器物要上交京城。

看到清單,李成梁就已經挪不開眼了。

這筆財富太大的。

就是那十多箱寶石玉器,至少也是十幾、二十萬兩銀子,還有近五十萬兩黃金白銀,這得是多少錢吶。

官做到總兵,每年經手的銀子也不少,可是也沒這麼多。

“咚。”

李成梁的手狠狠砸到桌子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留在東籲城裡的財寶有這麼多,那水師到底從城裡帶走多少財富,簡直不敢相信。

從一起送來的緬甸東籲王朝賬本上看,國庫裡收穫也是不大,金銀儲備不多,緬甸也是以收取實物賦稅為主,南方許多倉庫裡堆積著大量糧食。

但是那東西他才看不上眼,還是白花花金燦燦的東西可愛。

兒子的信,李成梁也看了,於是他馬上親筆寫了一封信,讓兒子派人把十六箱財寶和幾十萬兩金銀先押送阿瓦城,之後走陸路儘快運回國內。

至於那些倉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