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公忠報國(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了明朝,隨著刊本小說的出現,又多了兩個專用號,即一個是在人名旁邊畫單直線“│”,一個是地名旁邊加兩直線“‖”。

而萬曆皇帝面前的書,自然就有上述標記,這也是為了讓小皇帝在後宮看書時避免出錯。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入侵,漢軍集結應戰,周亞夫率軍屯兵細柳,漢文帝前往慰問,不料軍營的門都尉不開營門.......漢文帝非但沒有因此怪罪周亞夫,還稱讚周亞夫是“真將軍”。”

古文原本講完,魏廣德又用白話把故事簡述一遍,這有利於朱翊鈞明白故事全貌。

按照張居正原意,編入這一段,一是讓小皇帝對兵事有個初步瞭解,還有就是讓小皇帝懂的深明大義和知人善任,明白制度信仰的價值。

這對於大明朝的文官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畢竟皇權至上的年代,文官行使的就是皇帝授予的皇權,沒有皇帝的信任,文官離致仕也就不遠了。

“周亞夫能夠嚴格遵守軍紀,即使是面對皇帝也不例外,這體現了紀律和規矩對於維護軍隊秩序和確保任務完成的重要性......

漢文帝透過這一事件認識到了周亞夫的才能和忠誠,這表明領導者應該善於發現和任用有才能的人,即使這意味著要面對一些挑戰。

同時,這也提醒上位者在與下屬交流時,應尊重和理解下屬的工作方式和規則,以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

周亞夫的行為,也體現了他對朝廷和皇帝的忠誠,上位者應該鼓勵屬下培養這種忠誠和責任感......”

進一步的解釋後,讓小皇帝能夠明白這個故事背後隱含的深意。

如果不是由將官口中說出,光是靠小皇帝自己琢磨,怕是在等幾年也未必能夠想到。

而現在透過經筵,小皇帝很容易就能透過故事體會到其中道理,這也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本意。

等課業講完,魏廣德讓小皇帝回去寫一篇感受,再把《勞軍細柳營》抄三遍,這就是今天的作業。

講罷,魏廣德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口乾舌燥的感覺頓時大減。

“老師,朕記得周亞夫結局好似不怎麼好?”

接下來閒聊的時間,小皇帝開口說道。

魏廣德點點頭,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周亞夫因被懷疑謀反,最終絕食而死。

“那陛下認為,若你是景帝,會如何對待他?”

魏廣德面露笑容,很平淡的問道。

“囚禁在府中,保留體面,畢竟‘七國之亂’時,他確實立了大功勞。”

小皇帝思考以後說道。

“陛下認為周亞夫有罪?”

魏廣德笑問道。

“雖然朕也認為,周亞夫置辦甲冑或許真的是殉葬所用,但那又如何,朝廷有明文,禁止私藏甲冑。

他身為宰相,當然知道此為律法,卻依然在府中收藏,自然有罪。”

小皇帝朱翊鈞一臉嚴肅說道。

魏廣德盯著朱翊鈞半晌,讓小皇帝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更多或許是覺得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的時候,魏廣德才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說的確實沒錯,周亞夫私藏甲冑一事兒,按律確實有罪,即便他辯稱是其子在操辦,他並不知情。”

實際上在古代,甲冑一直都是被視為戰略級裝備,私人家中是絕對不允許收藏的。

即便是大明的軍戶,家中也只能儲存祖先留下來的甲冑,也就是鴛鴦戰襖或者曾經使用過的鎧甲作為紀念。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武將家族能保留下來的鎧甲也不會很多,不夠區區數套而已。

這對於大明來說,當然不算什麼,畢竟大明軍卒的披甲率是歷史最高。

是的,大明即便是最差的衛所,披甲率也接近五成,而精銳邊軍的披甲率能夠高達八成以上。

不要認為大明軍卒大量使用棉甲,只有軍將才使用鐵甲,是不是棉甲防禦力不好,其實棉甲的防禦力相當優秀。

當然,這是指保質保量那種,偷工減料的不算。

十多年後的援朝戰爭中,數萬明軍就能擊退數十萬倭寇,其中可不僅僅是明軍火器優良,而正是明軍邊軍精銳的高披甲率,讓明軍能夠以一敵百。

事實上,當時中日戰爭中,明軍以火炮佔優,而日軍則是鐵炮有數量優勢。

但是,日軍在“戰國”所仰仗的鐵炮,在面對明軍披甲士兵後威力大打折扣,用日本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