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了,以為楊錫接下來要揮兵攻打遼東。
其實楊錫不給答覆,其一是想再消耗雙方實力,其二是要在談判時多獲得一些好處。
果然,扶余王遣使來與楊錫談了,來者正是馬加。
再次見到楊錫,這位老者先感概了一番。
在楊錫的扶持下,大王子尉戈遲果然蒸蒸日上,如今如日中天。
寒暄過後,馬加提到了來意。
無非便是扶餘國如今國庫已空,無力再戰,請求大鮮卑城給予支援或者乾脆揮兵擊退遼東公孫康。
楊錫道:“我辰河商會既然為商會,自然是以利益為先,貴國讓我支援糧草用度,也不是不行,但這每一斤糧食,皆為我辰河人之血汗結晶,並未有天上掉下來之物,是以每一斤糧食,都需要按價或者按物交換,當然貴國也可於我辰河商會扶余分會銀行進行貸款,這利息照算便是。至於出兵攻打遼東軍馬,我辰河商會卻一直在做,但遺憾的是,我辰河商會扶余駐軍只有一萬,也只能算是略盡綿薄之力了。”
馬加知道,沒有一點付出,估計事情難辦,於是考慮到貸款上面來。
這貸款卻有利息,且利息不低,但最後馬加還是決定先解燃眉之急。
至於增加駐兵數量之事,扶餘國便是不能答應的,此一條卻只能作罷。
六月,扶余分會銀行接到老大一單貸款。
扶餘國向辰河商會貸款白銀十萬兩,利息兩分,那每月利息便需要兩千兩。
搞定扶餘國,楊錫又做出向遼東大舉調兵之態,並與書公孫康,責問此前封鎖遼水與遼河港之事。
公孫康沒辦法,只得向楊錫服軟,楊錫便提出自己條件。
楊錫提出條款很簡單,第一,遼東從扶餘國撤軍。第二,取消對辰河商會遼河港的封鎖。第三,將十稅一的關稅改為三十稅一。第四,將遼水口,遼河港方圓二十公里,割讓給辰河商會,作為遼水之戰辰河商會損失賠償。
楊錫的條款實在過於苛刻,公孫康本想拒絕,但一眾謀士認為,遼東尚未穩定,待一兩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