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訊息曝光後,其餘還在計劃行程的掌門人,也都紛紛抓緊了!
“我們必須要親自到位以首腦對首腦的方式,才能取得最確切的談判效果。”寶馬的董事們上認為。
美國人也同樣目的:“以目前的發展趨勢,麥克斯韋要定義電池技術,無論我們還是別的未來如何,先走好這一步不能落後!”
……
這些諸如此類巨頭的不請自來,讓國內媒體見識到了,新能源不愧是重新定義起跑線的領域!
某汽車媒體大V:“以往任何時刻,這幫巨頭都不可能這麼殷勤主動,但現在他們必須要為未來而競爭了!”
這番言語無不透露著驕傲,讓在幕後執掌的楊銘有過擔心:“你說會不會,有人厚著臉皮進行技術剽竊?”
李薇想了一下點頭:“有這個可能。但我們有專利,還有保密的技術,前者可以透過官司去保持威懾,後者能讓我們有更充裕的應對時間。”
楊銘再想著,李薇還說了:“比起這個,我更擔心它們技術玩不過,就耍賴玩規則,給我們套上壟斷的名頭,找理由給我們開罰單。”
不要以為西方人會認真搞競爭——那隻在它們技術領先的情況下。一旦不領先了,技術玩不過那就玩手段。
歐洲給高通開罰單、給谷歌開罰單,就是典型玩不過美國企業的例子。美國打死也不讓華為進入北美,找各種安全隱患藉口,也是路人皆知的。
有時候不是說你技術領先,你就能玩得開的。
在國內一紙紅標頭檔案,讓你沒得玩!在國外一個壟斷、影響國家安全的藉口,一樣讓你沒得玩!
國內楊銘倒不是很怕,他跟上面交好,而且是推動國家政策,哪怕有人眼紅也不是這時候動手。
但是國外就有點問題了……李薇適時說道:“所以我比較希望在我們價值能力提現出來後,跟戴姆勒合作,或者跟別的企業合作。”
“我們不需要擴大合作。”楊銘懂得,現實中沒有一個人獨霸所有市場的情形——吃獨食的下場都不會好看的。
李薇知道他能想通後,再說出想法:“我正在全球範圍內,找最合適、實力最匹配的人。”
“肯定要找最好的,同時也保持我們更多的決定權吧。”楊銘需要跟著規則來玩。
好比世界上從沒有石油公司能夠壟斷一樣。
電池也跟石油產業相似,但是它也具備有楊銘希望的靈活性:“把產業細分了,我們可以支援技術進行合作,讓上下游參與競爭,降低整體成本。”
“這倒是不錯!”李薇突然覺得眼前一亮,“如果這一項做得足夠大的話,我們沒必要承擔整個環節的成本,各步驟都可以分攤出去!”
“然後電池的成本在競爭下就能夠降低了。”楊銘也感覺說到了自己想要的核心,把電池成本降低,它的市場才具備成熟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