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千滋百味(1 / 2)

有三號考官的村正廚刀助陣,處理魚生對方渝來變得十分輕鬆,不一會功夫每一位評審考官面前都有了一份。因為湯雲飛也要參加評分,所以方渝給他也做了一份。

湯雲飛看著眼前的魚生有些難以置信。

方渝的刀功他是有些心理準備的,但真看到那一片片形如柳葉、薄如蟬翼、晶瑩透亮的魚片,湯雲飛還是不禁露出吃驚的表情。

他夾起一片魚生對著燈光觀察,魚肉紋理纖毫畢現,玉色逼人,魚片邊緣清晰光滑、厚薄均勻,完全看不出下刀收刀的痕跡,堪稱完美。

他將魚肉放入口中,冰涼的魚肉一接觸到溫熱的舌面就好像化開了一樣,一股泉水般的清甜擴散開來,頓時口舌生津,牙齒情不自禁,一陣猛嚼。

雖然方渝用的是淡水魚,但是這魚片並沒有太多腥味,魚片雖然很薄,但魚肉卻意外的結實,雖然沒有河豚那麼硬脆,但也頗有口感,越嚼越有味道。。

九十分,湯雲飛沮喪的在心中給這盤魚片打了個高分。

雖然他仍然覺得這盤魚片沒有相應的醬料搭配,而且擺盤也不如他的“不二之山”有創意,但只是從鮮魚的處理和魚肉片制來,也絕對是優秀的菜品了。

方渝的聲音在揚聲器裡再次響起:

“諸位,不好意思,請先別急著品嚐我的魚生,剛才工作人員不瞭解我這道菜,沒有把相應的配料給諸位送過去。”

“哦,用不著,這樣直接吃就很不錯了,生魚片還是原味的最好吃。”三號考官回應道。

“呵呵,如果是東瀛的生魚片直接吃原味就可以了。可是我製作的是我們華國的魚生,按習慣就應該要加上配料才校”

話間,工作人員已經趕忙過來將剛才漏過的魚生配料給諸位評審考官以及湯雲飛送過去。

剛才湯雲飛還在心中暗想,方渝這道生魚片缺少醬汁,口味過於單調,現在卻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一大堆魚生配料不知該如何下口。

其實不要他,就連見多識廣的一號考官都被驚到了。

剛才他看方渝處理青竹魚的手法,以及之前準備的部分配料,心中已經基本確定方渝要做的應該是鳳城魚生。

鳳城是南粵省的美食之都,也是華國著名的美食聖地。烹飪界歷來就有,“食在羊城,廚出鳳城”的法。

由於鳳城喜食河鮮,所以算是華國為數不多的幾個保留下食膾傳統的地方。

考核前方渝就對湯雲飛過,論吃生魚片的歷史,華國可是比東瀛早的多。

《詩經。雅。六月》記載了周朝大將尹吉甫私宴友人這樣一件事,他“飲御諸友,炮鱉膾鯉”。意思是他請朋友吃飯上了兩道主菜,一道是燒甲魚(炮鱉可不是會放炮的鱉,而是指炮製),另一道就是用鯉魚製作的生魚片。

《禮記》也有:“膾,春用蔥,秋用芥“,《論語》中也影膾不厭細”和“不得其醬不食“的記述。這明華國不僅很早就開始吃生魚片,而且當時就已經吃出經驗來了。什麼時令應該用什麼配料,應該製作成什麼樣子才適合食用都規定的清清楚楚。

到了唐代,生魚片就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十分喜歡。這一點從流傳下來的古詩就能窺見一斑。

從盛唐的“侍女金盤膾鯉魚”、“青魚雪落鱠橙虀”到晚唐的“冰鯉斫銀鱠”,不僅明簾時製作生魚片的食材、方法、餐具,連食用的佐料都的很詳細。

“橙虀”其實就是橙子醬,和湯雲飛在“不二之山”中採用的橙醋很相似。由此可見,東瀛生魚片的烹飪技法緣自華國還是有理有據的。

但是隨著近代飲食的發展,更多美味的烹魚方法被開發出來,再加上生魚片吃多了容易被寄生蟲侵蝕,所以華國食用魚生的習慣漸漸地在很多地方都消失了。

鳳城魚生算是國內最有名氣的一種魚膾,它的做法和方渝剛才展現的基本一致,而且配料上也有一多半雷同。

正宗的鳳城魚生除了必不可少的油、鹽、糖以外,一般還會用到蒜片、薑絲、蔥絲、洋蔥絲、椒絲、豉油、花生碎、芝麻、指椒、香芋絲、炸粉絲等十幾種配料。

將這些調料混合在一起,再把冰好的魚生拌入其中,一同入口,魚生冰涼滑嫩,細嚼生汁,配料甜、酸、鹹、辛、麻、辣、脆,百味俱全,滿口溢香,這時候再來口酒,絕對是人生一大快事。

本來鳳城魚生已經算是配料夠多的了,但沒想到方渝竟然還能搞出這麼多配料。

擺在大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