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叫人取來一個乾淨大缸,往裡面加滿了優質的礦泉水。然後他撈起一條青竹魚,按味箸的指點揮刀如電,迅速的在魚的的下頜和尾部各切一刀,在魚還沒反應過來前放入那個裝滿泉水的大缸內。
一般淡水魚都會有一些土腥味,即使生活在清澈山泉中的青竹魚也不例外。要想生魚片的口味和品相皆優,就必須想辦法將淡水魚的血放盡才校
一般廚師都是將活魚尾部割開,提著魚讓它不停扭動尾巴放血。這種方法雖然也可行,但效果欠佳。
味箸教方渝的這種方法很特別,放回水裡的魚會因為疼痛不斷的在水中來回遊動,身上的血液就會透過劇烈運動快速的從身上快速流出。過了一會,等魚在水中停止運動的時候,魚身上富含腥味的血液就基本排空了。
製作生魚片的魚是不能開膛破肚的,這樣容易汙染魚肉。方渝將排空血的魚從泉水中撈出來,去鱗清洗擦乾後就開始取肉了。
青竹魚平放在砧板上,方渝先從魚尾處入刀,順著皮肉之間的縫隙輕輕一割,輕鬆一撕,就將魚皮取下。
接著方渝再從魚脊背的地方沿著魚骨切下,在魚尾、魚頭與魚身結合處割開。
這一手方渝在廚神空間裡練習了十個時,反覆切了不下五百條魚。以他對身體的控制能力,現在已經做到閉著眼睛都不會出錯的地步。
就看方渝沿著魚肉的走向毫不猶豫的直接片到魚胸骨的三分之二處收刀,刀下正好片出一條無刺的魚肉。魚身上只剩下胸腔上一層薄薄的肉膜,透過肉膜隱約還能看到魚腹中的內臟。
方渝將片下的魚肉立刻用乾淨的紗布包裹起來,徹底吸乾魚肉裡滲出的水分和殘血。幾分鐘後,這條魚肉變得晶瑩剔透,如同美玉一般。
方渝取了一個圓形的漆盤,在裡面壓緊碎冰,又在上面蒙了一層烹飪協會提供的能夠抑菌保鮮的專用奈米膜,用來盛放生魚片的冰盤就做好了。
接下來就是最考驗刀工的時刻,片魚生。
方渝換上一把三號考官提供的快刀。這把刀刀柄已經磨的十分光滑透亮,明明是木質的包柄,拿在手裡卻有玉石的手福
這把刀雖然看起來式樣古舊,毫不起眼,但異常的鋒利,吹毛斷髮不在話下。如果還要這把刀有什麼讓方渝不滿的,那就刀上刻的銘文是“村正”,這讓方渝頗為不喜。
不過一把好刀對於製作生魚片實在是有太多的加成,方渝就算是不喜歡東瀛的東西,但這會也沒地方去找比這更好的刀了。
方渝右手握刀,刃面朝向砧板,左手拇指、食指壓住魚肉,讓刀與魚肉呈45°夾角,看準部位,揮刀如雨。
不到一分鐘,一整條魚肉就變成了一排薄片。方渝取出一條薄片,放在刀面上,透過魚片刀上的銘文清晰可見。
方渝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然後動作迅速的將魚片鋪在剛才準備好的冰盤上,不一會的功夫,冰盤上就盛開出一朵晶瑩剔透、美輪美奐的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