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骨氣,認為如果小學裡有我的親人和鄰居,自己學習還不夠的好的話,會讓人笑掉大牙的。就是這樣,我開始非常刻苦和認真的學習,也視每學期的獎狀為珍寶了。
116 當我懂得這些道理的時候,我已經不再和亞波玩的瘋狂了,因為他還是一樣的瘋玩,沒有想到好好的學習。我在三年級的第一個學期考到了第四名,沒有得到獎狀,我傷心到不敢回家。普俊外公雖然額外獎勵第四名一個粉紅色的小筆記本,但是我卻還是惦記著那張更大更薄的花花綠綠的獎狀。沒能得到獎狀,讓我在回家後倍感焦慮,母親安慰我,我卻一點也沒受到感動,心裡失落的躺在客廳的書椅上,面對著那面貼了幾張獎狀的白色牆壁,心裡憋屈的哭出來。父親勞作回家之後,我很怕見到他,更怕他問我的獎狀在哪裡。但終究父親還是問了,我倔強的告訴:我是第四名,可以我也有被獎勵一個筆記本,然後我犟著拿起小錘子,找了個釘子,狠狠的把那個粉紅色的小筆記本釘在了牆上。
117 父親根本沒有取笑我,從牆下取下那個粉紅色的筆記本,說:可惜了,被你釘了個洞,收起來,下學期做筆記吧。父親和母親在我多年的上學生涯中極少極少的批評我,也極少極少的指導我,他們有太多的農活要做,他們有太多太多的家庭壓力要承擔。我就在這樣輕鬆的家庭學習環境里長大,自那以後,我每年都有獎狀貼回家。
118 母親指導我學習的時候也是有的。那個新來的大哥哥教語文,佈置的作業比扎馬尾辮的鄰居阿姨還多。一年冬天,碰上停電,晚上的作業玩不成了,母親點著蠟燭陪我寫完,一直到深夜。第二天所有的夥伴都在抱怨說,昨天晚上停電,大家的作業都沒寫完吧,他們當然不希望聽到我寫完的訊息,因為那樣他們全體都要捱罵。我默默地交上自己的作業,那位大哥哥看完之後,當著全班人的面大大的表揚我,然後挨個批評那些完成作業不足的同學。我面紅耳赤的接受著表揚,我更心驚膽戰的想著下課後同學憤怒的眼神。放學回家的路上,春喜爆發了,他扇掉我手上那個有藍色封皮的小作業本,掄起撿到的高壓電線瓷圈串照著作業本戳下,作業本整個被貫穿了一個洞,我二話不說,直接上去和春喜幹了一架。
119 和春喜打架這是唯一的一次,後來我們一直是好朋友。我其實是因為羨慕春喜嚼油菜杆發出的那種吱吱的聲音,才盡釋前嫌和他做朋友的,而他也欣然接受。我去春喜家叫他上學的時候,他家還沒吃早飯。他母親炒了那個季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吃的油菜杆,春喜就著米飯嚼油菜杆發出的那種美妙的有節奏的聲音,我霎時被吸引了。我覺得春喜發出的那種聲音證明他們家的油菜杆比我家的還好吃。我在上學的路上問過春喜是怎麼個嚼法,但是等我回去照著試驗時,怎麼也聽不到那種美妙的聲音,事實上自己嚼東西的聲音都是經過骨骼傳播,聽別人嚼東西的聲音是經過空氣傳播的,我可以嚼出那種聲音,可以我自己沒法聽到。
120 春喜有一位堂兄弟,叫發喜。他也是我們班的,只不過沉默寡言,沒有很多人和他玩耍。但是我們卻很喜歡去他們家玩耍,因為他們家有酒精溫度計,我們總是握著那個泡泡看著紅柱子往上跑。光有溫度計是不足以吸引我們的,因為那時春耕各家各戶培育稻穀種子發芽的時候,都有一根長長的溫度計,插到滿木桶的已經長出新芽的稻穀粒堆裡可以看溫度。他們家最吸引我們的是玻璃壇裡的鹹鴨蛋。他們家的鹹鴨蛋是雙黃的,煮熟之後開啟,金黃的蛋黃裡會流出油的那種。我們每個小夥伴吃過一次之後就不能忘記,每次都去他家玩,每次都眼饞那個玻璃壇裡的雙黃鹹鴨蛋。
121 發喜家的後院有一個濃密的葡萄棚,他的哥哥帶著我們在葡萄棚下架起石頭塊,點起柴火。大孩子們劈開楠竹段,把稻米洗好放在楠竹段裡,然後用另一半楠竹段蓋好放在柴火上燒。那是我們創造的真正正正的竹筒飯,等到楠竹燒焦了,米飯就熟了,但是卻不會把米飯燒焦。我們敲掉楠竹段,每個人分到一小段燒焦的楠竹,用手抓起米飯就海天海地的在葡萄架下開心。
老祠堂的紅薯秧
122 在大屋組有一個老祠堂,廢舊的沒有人住,大人們在那裡存放打禾機(收割水稻用的,有個掛滿鐵鉤鉤的大轉軸,組裝好後,踩著大踏板,再把收割的水稻放進去,稻穀掉在穀倉裡,就剩下稻杆了)。大人總是渲染祠堂裡有鬼,這是我們很害怕進入其中的一個原因。但是鄒家坊小學有一塊菜地就恰恰在這個祠堂裡,而那時宣傳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就有勞動的一項,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