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傳統的勞動就恰恰安排在祠堂的菜地裡。每年春天開始種植紅薯或者芝麻的時候,普俊外公就在全校的孩子面前宣佈:我們要開始勞動鍛鍊,每個人回家之後,明天帶20根紅薯秧來。紅薯是營養繁殖,只要一根帶葉子的莖就可以結果。而那時候二十根紅薯秧每家都很富餘,因為紅薯藤是各家各戶餵豬的主要食材,家裡沒有菜的時候,偶爾也會把嫩綠的紅薯秧當做菜餚。如今炒紅薯秧的菜在家鄉的菜館裡比很多的蔬菜都金貴。
123 在祠堂裡勞動有嚴格的分工,高年級的同學要負責刨地和挑水,低年級的孩子就負責分發紅薯秧,擺在地溝裡,然後用泥土蓋好。我記憶中第一次挑水就是在那時,弓著腰,扁擔根本不是在肩頭上,而是在後脖子上,胳膊還不足夠長到可以抓住那段的水桶,所以水桶就在兩端晃來晃去。我很討厭挑水,第一次挑水就把脖子磨的緋紅,掉了皮。
124 所有人都很規矩的幹活,因為誰也不敢抬頭去仔細看祠堂的斷牆和二樓壞掉的木欄杆。祠堂裡有廓鳥(貓頭鷹)棲息,不時飛出,我們總是膽戰心驚的,低聲的跟老師抱怨:有廓鳥——呢——。老師們總是兼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