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2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試驗。如果試驗上一年半年再搞,就好了。”

“要找經驗教訓,不要埋怨,不要追究責任。人人有責,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澤東同志在內。我也有一份,至少當時沒有反對。”

“現在是不管黨委集體領導的決定,而是個人決定;第一書記決定的算,第二書記決定的就不算。不建立集體威信,只建立個人威信,是很不正常的,是危險的。”

“成績是偉大的,缺點是一個短時間(9月至11月)發生的,而影響不只三個月。換來的經驗教訓是寶貴的,要把(認識)問題搞一致,就團結了。”①

4個月前,在上海會議上,毛澤東在關於工作方法的講話中,號召大家敢於發表不同意見,學習海瑞批評嘉靖皇帝的勇氣。他說:明朝皇帝搞廷杖,甚至當眾把人打死,還是有臣下敢進言。當時儘管海瑞對皇帝攻擊得很厲害,他對皇帝還是忠心耿耿的。會後彭德懷返回北京,一直到出國訪問,大約半個多月的時間裡,他的案頭總是放著一本線裝的《明史·海瑞傳》,批閱文電之餘,便拿起仔細閱讀。在彭德懷作以上發言和插話的時候,他腦子裡是否想到了海瑞,人們不得而知,但是,他從毛澤東號召講真話、學海瑞中受到了鼓勵,則是可以肯定的。

在那次上海會議期間,彭德懷和陳雲同住在瑞金二路五號,同席進餐,飯後一起散步,交談過不少問題,而且對許多問題的看法比較一致。在修改和調整當年的鋼鐵生產指標中,毛澤東在會上多次稱讚陳雲關於這方面的正確意見,還說有時候真理是在一個人手裡。會後,毛澤東即委託陳雲領導中央財經小組,研究落實鋼鐵生產指標的問題。彭德懷對陳雲堅持實事求是,不隨聲附和而又勇於直言的精神,一直是很敬佩的。

彭德懷在小組會上言人所不敢言,有人贊同,有人為他捏一把汗,還有人冷眼旁觀。

彭德懷從來不看人家的臉色講話,仍然照直說下去:

“毛主席家鄉的那個公社,去年搞的增產數,實際沒有那麼多嘛。我去了解了,實際只增產了百分之十三。我又問了周小舟,他說那個公社增產只有百分之十四,國家還給了不少貸款和幫助。”

“毛主席和黨中央在全中國人民心目中威信之高,是全世界找不到的。但濫用這種威信是不行的。去年亂傳毛主席的意見,問題不少。”

“過日子,國家也要注意。風景區,人工湖可以慢點,浪費很大。好多省都給毛主席修別墅,這總不是毛主席讓搞的。”

“什麼‘算賬派’、‘觀潮派’……帽子都有了,對於廣開言路有影響。有些人不說真話,摸領導人的心理。”

彭德懷在發言中還間或加雜有粗俗的言辭,引起了一些人的極大不快,這是不難理解的。

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在他那本著名的《西行漫記》中說過:“我必須承認彭德懷給我的印象很深。他談話舉止裡有一種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不轉彎抹角的作風,很使我喜歡,這是中國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質。”

彭德懷不僅在小組會上直言不諱,當著毛澤東的面也不隱諱自己的觀點。在毛澤東主持的一次常委會上,當有人說到1958年全國土法鍊鐵,地方已補貼20餘億元,國家還要補貼20餘億元時,彭德懷插話說:“這個數字好大!比一年的國防費開支還要多。用這筆款去買消費物資,把它堆起來,恐怕會有廬山這樣高。”

毛澤東說:“呃,不會有這樣高。”彭德懷接下去說:“那就矮一點吧,總而言之不少!”

在廬山,經常和彭德懷見面的有政治局候補委員、外交部副部長張聞天,他們兩人的住所只相隔一條甬道。還有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湖南省委副書記周惠,水電部副部長李銳等。周小舟、李銳二人在不同時期當過毛澤東的秘書,被毛澤東稱為“秀才”。他們對國內經濟形勢的看法和彭德懷相近。特別是周小舟,曾向彭德懷反映了許多關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情況和問題。

7月12日,周小舟到176號去看彭德懷,談到糧食問題時,周說:“去年糧食產量造了假!是壓出來的。一次上報說糧食數字不落實,第二次上報又說不落實,連造了幾次數字,下面幹部就摸清了一個底——要虛報,不要實報。”

彭德懷憤怒起來:“亂彈琴!只能有多少報多少,不能虛報也不能少報,怎麼能這樣胡來!”

“做不到,上面壓力太大。”周小舟談了自己的體會。過一會兒他又對彭德懷說:“現在農民在公共食堂吃大鍋飯,就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