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戰勝利後,國民黨軍加緊對中原解放區進行包圍和蠶食,伺機消滅中原軍區部隊。所以該電又說:你們的處境是艱苦的,一切計劃要放在克服困難、長期堅持鬥爭的基礎上,不要過多寄託在停戰和平的希望上;要放在獨立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不要過分放在希望外援上。中央軍委關於這個對頑固派鬥爭方針的指示,“為中原我軍用革命的兩手反對反革命的兩手指明瞭政治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

國民黨當局依仗美帝國主義的支援和援助,在完成戰爭準備後,徹底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在1946年6月,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又一次把人民推入內戰的火海。彭德懷根據當時敵強我弱的形勢,在他擬稿的中央軍委電報中指出:“對優勢之敵作戰,必須從戰役戰術上去分散敵人,才能取得各個殲敵的機會與勝利”。強調“防禦是為著集結主力,消滅敵人”,要以少數兵力防禦阻擊,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兵器,擊破敵人一點,各個殲滅。只有殲滅戰才能培養我軍戰鬥作風,打出威風,提高士氣。

中央軍委在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尚未被粉碎時,已經著手籌劃戰略出擊,經略中原的問題。1946年11月3日,彭德懷起草的中央軍委致薄一波、王宏坤、楊立三⑤ 電即指出:來年春或初夏向中原出擊,須預先密籌經費,主要是衣服、油、鹽、小菜錢。可否籌10萬至15萬兵一年的上述經費?1947年1月2日又致電劉伯承、鄧小平、滕代遠、薄一波⑥,明確指出:“根據現在情形,打退敵戰略進攻和自己的必要準備,戰略出擊須在今年6月或更遲一點。但各項準備工作須分別輕重緩急開始進行。”在2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彭德懷報告了軍事鬥爭形勢,指出,敵可能被迫停止全面進攻,我軍在六、七、八月就可以打出去一些。後來出擊中原的歷史性轉折表明,彭德懷這些意見和論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遠見卓識。

在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後,彭德懷以很大的注意力集中於保衛延安的部署上。1946年10月間,長期包圍陝甘寧邊區的胡宗南集團蠢蠢欲動。為挫敗國民黨軍偷襲延安的計劃,10月19日,彭德懷代中央軍委起草了關於保衛延安的部署,指出:胡宗南部正積極準備進攻延安,我必須破壞此陰謀。為此,令晉綏軍區張宗遜迅即率領兩個主力旅開延安,愈快愈好。同時致電陳賡、謝富治:望佈置晉南地方兵團在三角地區加緊活動,牽制推遲胡宗南進攻延安。

為了進一步加強戰備工作,彭德懷和習仲勳受中共中央的委託,於1946年12月中旬到山西離石高家溝,主持召開有賀龍、陳賡、李井泉、王震、羅貴波等參加的陝甘寧、晉綏和晉冀魯豫的太嶽地區的高幹會議。會上研究了加強統一領導,兩區的聯防部署和密切配合作戰,開闢呂梁區工作等問題,以回擊敵人對陝甘寧邊區的進犯。隨後,彭德懷即代中央軍委擬電規定:陳賡第四縱隊的建制仍屬劉鄧集團,軍事指揮暫直屬軍委。

到1947年2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已是箭在弦上,即將進攻陝甘寧邊區。2月下旬,彭德懷再次寫了關於保衛延安的部署,要求防禦部隊利用第一線堅固陣地,有利地形,依靠優越的群眾條件,頑強抗擊,消耗疲憊敵人,以利主力出擊。在3月上旬寫的軍委指示裡,調整了延安的防衛力量和守備任務。同時令王震率三五九旅及獨四旅從延水關西渡,隱蔽集結延長附近,以增強保衛邊區的力量。

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下,在彭德懷的具體指導下,陝甘寧邊區軍民為粉碎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為以後西北解放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國民黨政府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8個月之後,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被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解放軍殲滅了71萬,被迫放棄全面進攻。國民黨軍統帥部捏緊拳頭,把兵力集中於解放區的東西兩翼,企圖先佔領陝北和山東,割斷解放區兩臂,然後在華北與解放軍的主力決戰。

1947年2月28日,蔣介石把他的西北軍政大員胡宗南召至南京,具體部署進攻延安,想以攻佔延安來實現其“摧毀匪方黨、政、軍神經中樞,動搖其軍心,瓦解其鬥志,削弱其國際地位”的心願。蔣介石把在西北的34個旅25萬兵力組成南、西、北3個集團,以其“西北行轅”的馬鴻逵、馬步芳和“晉陝綏邊區總部”的鄧寶珊軍在西線和北線鉗制配合,以第一戰區①胡宗南主力從南線突破,奪取延安。其意圖是,驅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出西北,在延安及其附近圍殲西北解放軍,或逼解放軍東渡黃河,由胡宗南部與黃河以東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