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關係再次展開討論,會議最後決定,即使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援,在美軍大舉北進的情況下,不論有多大困難,必須立即出兵援朝,迎擊向北冒犯之敵。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錄中寫道:“對於打不打的問題,毛澤東同志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毛澤東同志對這件事確實是思之再三,煞費心血的,最後才下了決心。”① 中央做出最後決定後,彭德懷為防止部隊對出兵援朝產生懷疑和鬆懈情緒,當天即給志願軍參謀長解方發急電,要求志願軍各部繼續做好出國準備。14日,毛澤東與彭德懷、高崗詳細研究了志願軍出兵後的作戰方案。最後,確定已集結在鴨綠江北岸的志願軍4個軍12個步兵師、3個炮兵師及汽車團、高炮團、工兵團等,於10月18日或19日分批渡江,先在平壤至元山線以北適當山嶽地區組織防禦,待機殲敵。

1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告急。金日成派外務相樸憲永來瀋陽會見剛從北京飛回的彭德懷,要求中國儘快出兵,並希望與彭德懷早日會面。彭德懷告訴樸:“我們中央已最後決定,預定自10月18日或19日部隊分批渡江,希望人民軍繼續阻擊敵人進攻,遲滯敵人。”16日上午,彭德懷和高崗趕到安東,召開志願軍師以上幹部大會,宣佈中央的決定。他根據朝鮮北部山高林密,地形狹窄,東西臨海的特點,指出:“過去我們在國內戰爭中所採取的大踏步前進和大踏步後退的運動作戰方式,在今天的朝鮮戰場上不一定適用。志願軍在戰術上要採取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形式,如敵人來攻,我們要把敵人頂住;一旦發現敵人的弱點,即迅速出擊,插入敵後,堅決包圍殲滅之。我們的戰術是靈活的,不是死守某一陣地;但在必要時,又必須堅守陣地。”他針對出國作戰的新情況,特別強調:“我們進入朝鮮後,千萬不要驕傲,不要以大國援助者的身份自居。對朝鮮的黨、人民政府、人民軍隊和廣大人民群眾要切實尊重。”彭德懷最後強調對入朝作戰要做相當長期艱苦的打算,要發揚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會議結束後,彭德懷到十三兵團司令部研究渡江方案,說:“麥克阿瑟越猖狂,對我們越有利,我們可以利用敵人的錯誤判斷,隱蔽渡江,對敵人進行突然反擊。”

10月17日,彭德懷和高崗飛回瀋陽,正與東北局、東北軍區領導人研究志願軍出國作戰準備問題,又接到毛澤東急電,要他和高崗於18日火速回京,並告:“對出兵時間,以待周(恩來)18日回京向中央報告後確定為宜。”10月18日清晨,彭德懷、高崗再次乘專機返回北京。

此時敵進甚速,平壤被困,危在旦夕。在當天召開的中央會議上,由周恩來和彭德懷各自彙報了情況。毛澤東最終決斷說:“現在敵人已圍攻平壤,再過幾天敵人就進到鴨綠江了。我們不論有天大的困難,志願軍渡江援朝不能再變,時間也不能再推遲,仍按原計劃渡江。”① 隨後,彭德懷奉毛澤東指示,以毛澤東的名義,擬發了給十三兵團司令員鄧華,副司令員洪學智、韓先楚,參謀長解方及東北軍區副司令賀晉年的特急絕密電報。電文如下:“四個軍及三個炮師決定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自明(19日)晚從安東和輯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隊每日黃昏開始到翌晨4時即停止,5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為取得經驗,第一晚(19日晚)準備渡兩個至三個師,第二晚再增加或減少,再行斟酌情形。餘由高崗、德懷面告。毛澤東,10月18日21時。”

第21章 扭轉危局

1950年10月19日拂曉,從北京飯店開出幾輛小汽車,馳過寂靜的長安街直奔西郊機場。坐在車內的彭德懷睡著了,高崗也昏昏欲睡。昨夜,毛澤東、周恩來和他們一起反覆研究入朝作戰的方案,幾乎徹夜未眠。汽車到達機場,彭德懷才猛然醒來,說:“啊哎,這輛車可幫了我的大忙!”

9時左右,專機降落在瀋陽機場。彭德懷和高崗即驅車去東北軍區司令部。李富春、賀晉年、李聚奎等早已在此等候,彭德懷來不及坐下就說:“從今天起,我國就開始進入戰爭狀態。這次志願軍入朝作戰,可比遼瀋戰役的規模大得多,任務要艱鉅得多。過去我們在國內作戰,物資彈藥主要靠敵人‘供應’,現在是靠我們自己。東北地區是志願軍的後方基地,你們要緊急動員,全力以赴。”

當天下午,彭德懷和高崗乘專機在4架戰鬥機護航下到安東,這時,各路渡江部隊正等待著出發的命令。為搶在渡江部隊之前入朝和金日成面商,彭德懷到了志願軍鎮江山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