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術論文集〉自序》
《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於一九九五年在臺灣出版,這篇文章是此書的“自序”。內容首先講我對考證情有獨鍾。我研究佛教語言同研究佛教史緊密結合起來。研究大乘佛教起源問題,也必須同語言分析結合。現在全世界上已出的佛教史數量不算少;但是,真正令人滿意的卻如鳳毛麟角。在研究佛教史方面,中國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漢譯《大藏經》和藏譯《大藏經》是研究佛教的瑰寶。
一九九二年
本年共寫各類文章四十一篇,其中可以算是學術論文的有十五篇。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1�《作詩與參禪》
我談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中國古籍中對詩禪關係的看法;二,詩與禪的不同之處;三,詩與禪的共同之處;四,禪與中國山水詩;五,言意之辨:(一)言意之辨,(二)一個印度理論,(三)中國語言文字的特點。
我在下面不按章節把論文大意綜述一下。
作詩是全世界共有的活動,而參禪則只限於中國、韓國、日本等幾個國家。禪宗,雖然名義上來自印度,實則是中國的創造。參禪活動一開始,立即影響了中國的詩歌創作。唐代許多著名詩人,如王維等,詩中洋溢著禪意,是眾所周知的。唐宋文藝理論著作,如唐司空圖的《詩品》、宋嚴羽的《滄浪詩話》等等,都富於禪境禪意,也是大家所公認的。宋韓駒有一句詩:“學詩當如初學禪。”最明確地說明了詩禪關係。
詩與禪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禪宗最初是主張“不立文字”的,而詩則必立文字。這是最顯著的不同之處。而共同之處則是太多太多了。首先是“悟”或“妙悟”。“悟”這個字為中國所固有。《說文》:“悟,覺也。”專就佛家而談,“悟”到的東西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大覺大悟悟到的,以及後來初轉*時所宣講的不外就是這些東西。這些都是小乘的思想,到了大乘階段——我在這裡補充一句:佛教傳入中國的基本上都是大乘——佛徒又進一步提出了“空”的思想。這種“空”的思想對中國禪宗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空”的概念,就不會有中國禪宗。這種思想對中國詩歌創作和理論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上面提到的幾部書,以及王維等詩人的創作,無不蒙受其影響。
接著我論述了禪與山水詩的關係。我認為,悟“無我”,或者悟“空”,必須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個人心靈中的悟性,一個是幽靜的環境。前者不言自明,後者卻需要一點解釋。禪有小乘禪與大乘禪之別。中國禪宗初祖達摩屬於大乘禪,修行的禪法,名曰壁觀。達摩大概認為,修這樣的禪必須遠離塵世,因此他遁隱嵩山少林寺。達摩以後的禪宗諸祖都與山林有關。在禪宗正式建立之前,山水詩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謝靈運,虔信大乘空宗的頓悟說。他把山水詩同佛教思想融合了起來。到了唐代,王維等人的山水詩,蘊涵著深沉的禪趣。宋代和宋代以後,山水詩仍然存在而且發展。
在最後一段,我談了“言意之辨”。這是中外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問題,至今還不能說已經得到了滿意的解答。我從陶東風的《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中引用了拉康的理論,又引用了一個印度理論,企圖對這個問題做一點滿意的解釋。最後我提出了中國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問題,即它的模糊性,來解釋“言不盡意”的現象。我提到最近幾十年在美國出現的模糊理論;我認為,這個理論應用到漢語研究上,應用到作詩與參禪的問題上,是頗能夠解決一些困難或者困惑的。
回到祖國(74)
2�《〈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序》
中國古代史籍中關於西域的記載量多而質高,大大地有助於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漢文古典文獻非常難讀,外國學者常出現訛誤。今天中國的青年學者,儘管有不少的優點,但古典漢文的造詣往往有所不足。對西域的研究,中國清代已有學者注意到了;但不通古代西域語言,很難談到什麼創穫。最近十幾年來,情況有了改變,一批通西域古代語言的年輕學者已成長起來,這是我們希望之所在。
3�《東方文化與東方文學》
我首先講東方文化,仍然是我那一套:世界上有四大文化體系,四者又可分為東、西兩個更大的文化體系。其差異的基礎是東西方思維模式之不同,東綜合而西分析。二者的關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哪一個文化也不能“萬歲”。然後我又講東方文學,特別是漢語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