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倡的是灌輸,只要讓學生記住就行,而所以這方面的一直研究一直都很少。而國外的教育引導學生思考,這方面的研究比我多的多。)
‘不過這個待會兒自己找找看吧,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和吳彬談那件事情。’……
(起點那個手機密寶總是登不上,鬱悶的要死,後來突然又登上了,然後我一氣之下直接將那個密寶繫結給解除了。嘿嘿~!!)
第一百五十八章 考慮一下
“小彬,我有件事情想問你,想聽聽你的意見?”徐東說道。
“徐老師,你對我就不用那麼客氣了,直接說吧。”
“那好,我問你,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情,會犧牲點一些他的個人時間,但是卻可以讓成百上千人受益,你覺的這件事情那個人會不會同意,應不應該同意。”徐東說著視線一直沒有離開過吳彬的臉龐。
聽著徐東的話,吳彬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是個陷阱’,徐東肯定是有什麼事情算計到他身上了。
微微思考。吳彬便說道“這個要看具體的事情,而且最好應該尊重那個人的意見,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不能因為其他個體數目的多寡就可以直接的損害那個人的利益,而當之為理所應該。當一個社會總是想著別人無私奉獻的社會,這個社會其實就是病態的,不健康的,而且往往強調無私的那些人都是直接的利益獲得者。所以我認為這件事情除非那個人自己心甘情願的為此犧牲,這也就沒有什麼那個所謂的應不應該。”
本來是想直接將吳彬拐進這個陷阱的,沒想到被反而被吳彬說教了。不過聽到吳彬這個與眾不同的觀點,徐東卻是無言以對,因為吳彬說的似乎是真的非常有道理。
奉獻,奉獻,現在課本中常常會說道無私奉獻這個詞,而且鼓勵大家無私去奉獻,要知道這個只是鼓勵罷了,但是卻千萬不要以為這個奉獻是應該做的事情。
就好比在華夏,如果一個士兵被抓了,敵方想要得到華夏的秘密情報,而這個士兵恰好又是知道了。
此刻如果是華夏的人,那麼大多想到的就是這個人應該如何如何的不屈,如何如何的堅強,如何如何的應該為了集體的利益而奉獻自己的利益,這個大多數人似乎都認為是對的,應該的。
但是這個真的對嗎?這個真的應該嗎?
憑什麼這個士兵為了那些所謂的集體的利益就要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除非是他自己自願的,沒有應不應該,就像方才說的,那些集體的利益此刻是那些人的,而不是這個士兵的,也許有人說那個什麼為了國家的利益,他應該選擇犧牲,那麼我想說除非是到了那個外敵入侵之際,否則就應該說no,如果你不理解,那麼我解釋一下,國家是由什麼組成的?是人民組成的,如果沒有人民,這個國家還能叫做國家嗎?國家是因為什麼而建立的?
是為了保護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才成立,國家是為了人民而成立的,所以人民的利益才是國家的主體,請不要混淆顛倒了概念。
人民是什麼,每一個人民都是單獨的個體,他們都有著獨立的人格。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合法的權益。
如果為了那個所謂的利益就可以隨意的踐踏他人的合法的權益,那麼你能保證什麼時候那個無私奉獻會到此刻說著風涼話的人的身上。
正如吳彬說的。愛說奉獻的,教育他人要奉獻的,他們自己大都是那個奉獻的獲得者。
奉獻。那種甘願為他人付出的行為值得讚美,但也該明白,我們這社會更需要契約精神,而不是一方得利、一方受損的奉獻精神。當一家公司號召其員工奉獻,其實質就是盤剝,“你多幹活,我少給錢”,或“你光幹活,我不給錢”。當一個國家號召其國民奉獻,其實質無疑於公開的掠奪。
嘴上說的大道理,大德行,但是做的卻是齷齪的事情。這不是前後矛盾,偽君子嘛。
這個‘陷阱’,徐東在聽到吳彬的話後,便知道這個‘陷阱’是無用的呢,他也主動的放棄的這個‘陷阱’。
“好吧,小彬,我就直接和你說了吧,我想問你,如果讓你當一個月時間的代課老師,你願意接受嗎?”在聽完吳彬方才的講課後,徐東的心裡對於讓吳彬做代課老師的想法更加的堅定了。不過現在的他肯定是用說服的方法,而不是所謂的什麼大利益犧牲小利益什麼的這種說教的方式了。
“徐老師。我現在不是已經做代課老師了嗎?幾乎每天都有老師讓我代他們講講課。”
聽到吳彬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