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兩艘“依阿華”級快戰列艦,以及兩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均能在一九四四年初服役之後,美國海軍做了調整,決定把八艘主力艦編在一起,在一九四四年初再派往太平洋。
對太平洋艦隊來說,這無疑是雪中送炭的天大好事。
雖然當時,太平洋艦隊最需要的不是快戰列艦,而是艦隊航母,因為能夠奪取制海權的只有艦隊航母,但是對於嚴重缺乏大型戰艦的太平洋艦隊來說,特別是在必須守衛夏威夷群島的情況下,快戰列艦也有極大的價值。說白了,即便快戰列艦無法從中國海軍手裡奪回制海權,也能在岸基航空兵的配合下阻止中國海軍攻打夏威夷群島,從而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
當然,關鍵是如何使用這些主力艦。(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九章 灰心絕望
當時,尼米茲沒有打算把即將到來的戰列艦交給斯普魯恩斯…
雖然斯普魯恩斯已經用行動證明,他是美國海軍中最出色的艦隊指揮官,但是在過去的兩年多里,斯普魯恩斯從來沒有指揮過主力艦,其才華主要體現在航空作戰方面,沒有人清楚他是否是一名合適的主力艦艦隊指揮官。
所幸的是,在美國海軍中,並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
十二月中旬,第72艦隊的指揮官萊特少將就來到了珍珠港,而此時的第72艦隊還僅僅存在於行政檔案中呢。
來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萊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尼米茲提出,第72艦隊的主要價值不是去跟中國艦隊爭奪制海權,而是協助其他部隊守衛夏威夷群島中的關鍵島嶼,遏制中國海軍的進攻勢頭。
顯然,這正對尼米茲的胃口。
要知道,以當時的情況,任何與反擊有關的言論都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有害的。美國海軍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充分認清現實情況,踏踏實實的打好每一仗,用夏威夷群島來阻擋中國海軍。
當然,這也正是斯普魯恩斯一直堅持的主張。
問題是,斯普魯恩斯並沒有因此而感到開心,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萊特不但對他本人構成了威脅,還對他指揮的第71艦隊構成了威脅。要知道,萊特表現得如此搶眼。擺明就是要引起尼米茲的注意。
當然。斯普魯恩斯並不是在爭風吃醋。
斯普魯恩斯擔心的是,萊特設法引起尼米茲注意的意圖。
顯然,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早在萊特到來之前,斯普魯恩斯就判斷出,中國海軍肯定會攻打中途島,而且獲取的情報也證明了他的判斷沒有錯。雖然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中國海軍按兵不動,部署在關島阿拉普港的第三艦隊也沒有得到增強,但是這並不表示中國海軍已經放棄了中途島,只是暫時沒有能力攻打中途島而已。
顯然。中國海軍會在完成了印度洋的作戰任務之後攻打中途島。
到時候,中國海軍最少都會投入六艘艦隊航母。至於小型航母,肯定在八艘以,此外還會動用其他大型戰艦。
在此情況下。太平洋艦隊根本沒有機會奪得制海權。!。
甚至可以說,就算第一批四艘“埃塞克斯”級在一九四四年初服役,太平洋艦隊也不見得能夠擊敗中國艦隊。
顯然,斯普魯恩斯與尼米茲也不指望能夠奪取制海權。
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早就提出,守衛夏威夷群島的關鍵是艦隊與岸基航空兵能否有效配合。也就是說,艦隊只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活動,其主要任務不是奪取制海權,而是阻撓中國海軍攻打中途島。
這樣一來,第71艦隊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八艘小型航母。最多隻能搭載兩百多架艦載機,而且還無法搭載效能出色的F4戰鬥機,只能搭載F6F。當時,萊桑島的機場已經完成了擴建工作,最多能夠容納近三百架戰術飛機。因為F4無法艦,所以當時太平洋艦隊獲得的F4都部署在機場,而且主要就部署在萊桑島。
顯然,萊桑島的岸基航空兵擁有更強的戰鬥力。
要知道,F4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航程都超過了兩千公里。如果搭載一具副油箱的話,則超過了二千五百公里。也就是說,F4從萊桑島起飛,能夠飛到中途島西面大約五百公里處。如果搭載副油箱,而且把巡邏半徑縮小到三百公里。則能夠執行一個小時的巡邏任務。如果僅僅前往中途島執行防空任務,則能夠在不搭載副油箱的情況下戰鬥一個小時。在搭載副油箱的時候還能戰鬥一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