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2 / 4)

小說:帝國風雲 作者:溫暖寒冬

級抗衡,而且能夠打穿其裝甲的,也就只有配備了最新式的十六英寸主炮的“依阿華”級,而且還得使用新式穿甲彈,“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的主炮因為無法使用新式穿甲彈,即便口徑也為十六英寸,在對付“腓特烈三世”級的時候都相當吃力。

至於航,英國皇家海軍獲得的情報是不低於三十節。

當然,這只是保守估計。“腓特烈三世”級的主機推進功率高達十八萬馬力,加上採用四座炮塔拉長了艦體,有著良好的流體動力性,因此其實際最高航很有可能在三十一節以上。

只不過,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級的綜合戰鬥力肯定壓倒了當時美英的所有快戰列艦。

說得嚴重一些,即便是“依阿華”級,也不見得能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因為“依阿華”級的最大問題就是防護較為薄弱,不然在戰後也不會有人認為“依阿華”級根本不是快戰列艦,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真正能與“腓特烈三世”抗衡的,只有被英國皇家海軍取消掉了的“獅”級、以及美國海軍還沒有決定是否建造的“蒙大拿”級,只是這兩種戰列艦都不可能在一九四四年服役。事實上,直到戰爭結束,“蒙大拿”級都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當時,只有“依阿華”級勉強具備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的能力。

主要就是,“依阿華”級配備的是MK7型五十倍徑十六英寸艦炮,而且其藥室是按照使用新式穿甲彈設計的。在射美軍研製的新式穿甲彈的時候,MK7型要比使用在“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上的MK6型強百分之三十以上,具備在通常交戰距離內打穿“腓特烈三世”級主要部位裝甲的能力。如果換成了其他戰列艦,根本不可能對“腓特烈三世”級構成致命威脅。

問題是,兩艘“腓特烈三世”級就能改變北海的局面嗎?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只有這兩艘快戰列艦了,而能夠與之配合作戰的僅僅是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不可否認,“腓特烈三世”級非常強大,但是數量太少了。

更重要的是,英國皇家海軍先要考慮的不是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威脅,而是義大利海軍。

顯然,對付“維托里奧維內託”級戰列艦,根本用不了“依阿華”級。

此外,即便本土艦隊去攔截義大利艦隊,也不大可能受到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威脅。

主要就是,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要在這個時候採取行動,而且收到效果,就必須讓公海艦隊冒險穿過英吉利海峽。顯然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根本無法承受這麼巨大的風險。

據此,美國海軍部長明確提出,“依阿華”級肯定不會留在大西洋上。

當然,美軍也不會丟下英國皇家海軍,畢竟來自義大利海軍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因此美軍將在大西洋上保留兩艘快戰列艦,只不過是兩艘“北卡羅來納”級,用其協助英國皇家海軍作戰。

如果只是對付義大利艦隊,兩艘“北卡羅來納”級與四艘“喬治五世”級就足夠了。

問題是,在對付了義大利艦隊之後,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再次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決戰。

顯然,“北卡羅來納”級並不是合適的戰艦。

要知道,當時美國海軍並沒有對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做大改,而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肯定從中國獲得了新式穿甲彈。也就是說,再次交戰的話,“北卡羅來納”級不見得打得過“沙恩霍斯特”級。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獲得了確切情報。在十月底的時候,中國海軍就透過海運把一批彈藥物資送到了埃及的紅海港口,然後透過陸路送往亞歷山大港,在十一月中旬,這批彈藥物資就經義大利送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這批彈藥中,主要就是難以透過陸路進行長途運輸的大口徑炮彈。

顯然,這裡面肯定有二百八十毫米與三百八十毫米新式穿甲彈。

這樣一來,兩艘“沙恩霍斯特”級的戰鬥力將明顯增強,甚至具備了與快戰列艦直接抗衡的能力。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美英雙方都讓了一步,即英國皇家海軍不再要求美國海軍把兩艘“依阿華”級留在大西洋,而美國海軍則表示將留下兩艘“南達科他”級,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再增派兩艘戰列艦。

正是如此,在十一月底,美國海軍就決定把已有的四艘快戰列艦派往太平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