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似的人在一旁恭敬地陪著。一人居中而立,這就是名動天下的廣川大儒董仲舒。
根據大弟子公孫弘的建議,董仲舒今天帽兒高高,衣著寬大,叫做“峨冠博帶”,準備等候皇上重重封賞,給一個大大的官兒。公孫弘如今已是殿前負責文書詔命的博士,他和皇上的秉筆太監所忠一內一外,一個宣旨,一個草詔,只要郎中令再一首肯,皇上的詔書就出去了,天下將為之震動。公孫弘官位三品,僅次於郎中令王臧,再升一格,就逼進御史大夫趙綰和宰相竇嬰了。在董仲舒師徒看來,衝著一個多月前皇上對他奏章的喜愛勁兒,董仲舒今天少說也要封個和郎中令並駕齊驅的中書令,說不定還能和竇嬰來個分庭抗禮,弄個左右二相的局面來。所以,當凌晨雞叫頭遍時,董仲舒就起身沐浴,準備入朝了。而公孫弘更是鞍前馬後跑個歡快,他們到承明殿時,整個殿內還黑黢黢的,大約半個時辰,眾官員才陸續到來。而公孫弘當著百官之面,不時地給他的老師彈彈帽子,撣撣灰塵,好像馬上就會封侯拜相一樣,惹得衛綰、莊青翟等幾位常在太皇太后身邊跑的老臣們很不自在,心裡酸酸的,鼻子氣哼哼的。好在竇嬰是個很有胸懷的人,他一到來,就向董仲舒施禮問候,其他人也只有隨之禮遇,即使是不太服氣的老臣們,或前來搭訕,或敬而遠之,倒沒鬧出什麼亂子來。
上朝時辰已到,未央宮裡動靜漸多。所忠一句“皇上駕到”,引得大臣們魚貫而入,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