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貨幣戰爭 批判 作者:一米八

不過,寵物銀行的使用與增長在國會引發了強烈辯論,亨利?克萊反對傑克遜偏袒州銀行,甚至要求傑克遜對其聯邦資金轉移行為作民意調查。雖然參議院起初申斥了傑克遜的行為,但還是決定在檔案中隱去該項調查。州銀行繼續發展,到1837年,根據“自由銀行”法案,州銀行開始自行發行紙幣。

伴隨著州銀行發展的是聯邦銀行體系的衰弱,美國進入了“自由銀行”時代。其特徵在於任何滿足最低標準的團體和個人均可申請經營銀行業。在此期間,各州建立了初步的、必要的銀行業安全措施,大體上保證了發行貨幣的可靠性;此後,就大開其門,放任州銀行的泛濫。除鼓勵設立銀行之外,法令還准許承認在其他州成立的銀行,這就大大地便利了跨州銀行業的發展。密歇根州和紐約州首當其衝地透過了這些所謂“自由銀行”的法令,其他各州迅即仿效。自由銀行法允許有足夠資金的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銀行,提供銀行服務。最低資本金一般要求為10萬美元,沒有任何其他的要求;並且,各州的辦事手續也大大簡化。如此輕鬆即可創辦銀行,被稱為“又一個獨立宣言”。然而,草率地創辦銀行導致詐騙猖獗,銀行業務品質低劣。

詐騙猖獗和銀行業務品質低劣增加了本已紊亂的銀行業的不確定性。大家很快就意識到,盲目、狂熱創辦銀行的無相關經驗的企業家會惹出很大的麻煩。在自由銀行法令實施的第1年,密歇根州有40家銀行開業,年底即全部面臨破產,努力尋求重組,爭取生存。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各州也大範圍蔓延。此後的20年間,在銀行開張、關門的同時,各州也在不停地頒佈、廢止和修訂著自由銀行法令。州銀行業的不穩定性迫使各州修訂法令和法定防範措施,各行其是的做法導致了各州法令出現了差異。儘管自由銀行法令最初是力圖藉助方便跨州銀行業而凝聚整個國家,但卻最終增加了各州銀行法令間的差異,並且還在國家層次上惹出麻煩。

傑克遜的“寵物銀行”(2)

隨著州銀行業的發展,聯邦更少地涉足銀行體系。國民銀行已不復存在,美國銀行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發展的。雖然,如上所述,銀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然而,國家經濟的嚴重波動阻礙了堅固經濟基礎的建立。1837年,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1837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如上所述,聯邦政府將聯邦資金存入了州銀行,1836年12月,財政部長萊威?伍德布利(Levi Woodbury)報告說,“為防止貨幣市場上出現不必要的混亂和壓力,已經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不過,這種“最大的努力”還遠遠不夠。貴金屬的這種分佈狀況引發了“資金與貿易自然過程的反向流動”。“為促進公共土地銷售,貴金屬人為地向西流動;但在東部,1837恐慌之前的‘相互信任時期’期間的‘過度交易’和日益增加的信貸需求需要增加貨幣發行,因而急需貴金屬準備。”儘管政府極力鼓勵西進運動,併為之配備了資金充足的銀行,但東北部地區的商業發展迅速,以致該地區的銀行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借款需求,因為,他們的貴金屬儲備太低了。

除州銀行對聯邦存款的管理不善之外,對外貿易也進一步損害了蕭條的經濟。正如彼得?泰明(Peter Temin)所說,“美國(1834年到1837年間的)通貨膨脹……是兩種因素的產物,東方貿易的變化和英國的資本輸入”。英國資本在美國的投資增加了貴金屬儲備,增加了“貴金屬與貨幣之比,儲備與存款之比”從而“引發了貨幣存量下降”。與此同時,美國還遭受著對華貿易赤字,耗盡了美國的貴金屬。起初,這兩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相互抵消。然而,不久之後,在1936—1937年間,歐洲的貴金屬流入下降,美國銀行被迫暫停貴金屬支付以保持貨幣比率的穩定。可用資本的減少惡化了美國經濟的通貨膨脹。

此外,聯邦政府還缺乏對經濟形勢的集中管理。傑克遜總統肢解了國民銀行體系,州銀行只有自行其是,各州不得不自行管理貴金屬的非自然增減和資本價值的變化。1837年危機嚴重地削弱了州銀行,即便是最強健的銀行也不例外。19世紀30年代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賓夕法尼亞美國銀行也未能渡過這場危機,美國最大銀行的破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