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挖出明代周王府的房舍,經考證為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黃河在開封決口所淤埋。圃田澤、菏澤、鉅野澤等北方曾經的大湖泊,今天只有在史書上尋找它們的波影了。在黃河留下足跡的地方,如延津以北的漢代故道和流經蘭考的明清故道,如今都成了一條高出地面的沙帶,那是黃河用泥沙寫在歷史之“牆”上的一道道印記……
在劫難逃
三門峽所處的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史書記載:約在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這裡是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西周時期屬虢國;春秋時期先屬虢、後屬晉;戰國時期分屬韓、趙、魏;秦國時置三川郡;西漢時改為河南府;漢武帝時置弘農郡;北魏置陝州後一直延續至明、清。新中國成立後設立陝州專署,1957年成立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邊陲,豫晉陝三省交界處,東與洛陽市相連,南與南陽相接,北靠黃河與山西省相望,西依潼關與陝西省相鄰。現轄靈寶市、義馬市、陝縣、澠池縣、盧氏縣和湖濱區,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總人口220萬。
三門峽,位於河南省峽縣。奔騰咆哮的黃河沿太行山脈由北向南衝出,經陝西渭南市的潼關縣轉頭東流,進入豫西峽谷。三門峽就在豫西峽谷的中間,是黃河最險峻的峽谷河道之一,兩岸山體陡峭,相距約250米左右。峽口河上有兩座大石島,北名神門島,南名鬼門島。兩島把河水分成三股,像三座大門,從北而南稱之為人門、神門和鬼門,三門峽因此得名。三門峽的形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遠古時代,峽縣一帶地形險惡,黃河水流不暢,百姓常受水災之苦。大禹治水之時,用神斧將現在的三門峽劈開,峽口河上留下了兩座大石島,兩島把河水分成三股,像三座大門。三門峽出口有三座石島頂住黃河的激流,從北而南稱為梳妝檯、煉丹爐和砥柱石。砥柱石枯水時露出水面約7米,洪水季節則屹立於驚濤駭浪之中巍然不動,成語“中流砥柱”便出自此處。在三門之間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則分別被稱作人、神、鬼三島。
地理學家則站在地質變遷的角度解釋說:在數千年的滄桑演變中,是黃河以自己巨大的水力,在此衝出了三路山口。不管是大禹用斧劈開岩石,還是黃河的水力衝開了山口,三門既開,從此,黃河順峽谷滾滾東流,百姓得以免受水澇之苦。
但那滾滾東去的泥河卻在不斷把隱患埋在母親河中——每年淤積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達4億噸之多,使黃河成為高出地面十餘米的“懸河”。一有風吹草動,“懸河”便面目猙獰地撲向河下的生靈,一次次把滅頂之災降臨給“黃河兒女”。
黃河上的航行者在三門峽這樣的河段也常遭厄運。西漢至民國,黃河一直是航運大河。三門峽被歷代行船人視為畏途,在奔騰咆嘯的三門峽裡,船毀人亡,埋屍魚腹者無數。
頑強不屈的黃河兒女從來就不甘命運的擺佈。早在漢代,就有人想在三門峽另闢一條河道,避開天險。唐初,一條長300餘米,寬6米左右被民間稱為娘娘河,史書上載為“開元新河”的人工運河終於在“人門”以北處開出雛形。可惜這條石質運河,水淺時不能通航,水大時湍急又有毀船之險。娘娘河的開鑿者便又在山崖上開鑿了一條長9公里的砥柱槽道……
當地人說,唐朝人當年在“人門”開鑿運河之所以不能成功,主要是因為?三門峽的岩石——整個峽區差不多全是質地堅硬的花崗岩,可成為攔河打壩的基礎。
此後,頻頻向黃河挑戰並想制服黃河的後來人看中的恰恰是三門峽理想的庫容和質地堅硬的岩石。
1934 年,一群揹負著標杆、羅盤、測尺的外國人在野獸出沒,濤聲如雷的三門峽岸邊跑前跑後地忙活著。領頭的是荷蘭水利專家尼佐夫和英國水利專家柯德,他們受國際聯盟派遣來華考查,其目的是要針對黃河的汛期氾濫,以水庫蓄洪的辦法來削減洪水下洩量,以此減少黃河下游的災難。在他們考查的眾多壩址中,兩位外國友人都一致認為三門峽是“最理想的壩址”之一。同年,黃委會挪威籍主任工程師安立森在與中國工程師共同勘察了陝縣至孟津幹流河段之後,他們驚喜地向中國政府報告:“三門峽實在為一優良庫址”,在此修建每秒洩量為12000立方米的高壩大庫絕無問題。
四年後,三門峽地區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這一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黃河下游大部份地區淪陷。高嚷“大東亞共榮圈”大舉軍事進攻的日本侵略者為收買人心,得到戰爭迫切需要的能源,也把“治黃”定為了自己的“大業”之一。他們抽調專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