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 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炎黃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殷朝至北宋的2500年間,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西安從西漢至隋唐,先後有11個朝代建都於此,歷時 1100多年。不僅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國際間經濟、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陽,先後有9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近千年,故稱“九朝古都”。
這條生息繁榮了中華民族的黃河長期以來也禍害著兩岸的炎黃子孫。
她初時的形象清純溫柔——她從青海海拔4800米的巴顏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山腳下幾個泉眼溢位的清水中走出,彙集冰峰雪山的汩汩細流,衝出千山萬壑,向東邊的黃土高原滾滾而去——黃河中游西起日月山,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抵陰山的這片被稱作黃土高原的遼闊地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黃河中游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攜帶了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源頭還清澈見底的黃河水經過黃土高原後,完全變成了一條黃色的泥河。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 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一直保持在16億噸左右。
16億噸泥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它堆成1米見方的土堤可繞地球27圈!
這16億噸泥沙,嚴重破壞了西北黃土高原的生態。其中有4億噸粗沙,先沉澱在下游河道里,造成“懸河”,常常決口成災,還有12億噸細沙好土,隨水衝進大海,並淤起了河口三角洲。
2500多年以來,這些隨流而下的泥沙埋下的災禍不停地威脅著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成了中華民族歷朝歷代的憂患。
據史料記載,自周定王五年至1938年間,黃河在下游決口1593次,改道26次,她或東北流入渤海,或東南注入黃海,波及範圍,北抵津沽,南達江淮,縱橫 25萬平方公里,把“三年兩缺口,百年一改道”的民間傳說變成了一種可怕的歷史規律。黃河下游河道歷代決口變遷,使華北平原逐漸淤高,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之下,是曾經繁華的城鎮、集市和喧鬧的人群。
元明清三朝,僅河南開封一線就決溢300多次。開封地處黃河下游懸河的南岸,黃河流到這裡,泥沙淤積,河床增高,導致“懸河凌空,大堤巍峨”的奇特景觀。
在過去的800年裡,開封城被黃河水淹過7次。尤其是1642年,明朝統治階級為打擊李自成起義大軍,以水代兵,扒開開封黃河大堤,導致開封城遭受滅頂之災,全城37萬多人,被淹死近34萬。
開封城數次被毀,又數次復修,如今,開封黃河段在汛期的水面,要高出開封城地面16米,生活在“開封城,城壓城” 的開封人無不擔心自己頭頂的那條“懸河”哪天會傾天而降……
黃河給中下游其它地段帶來的災害同樣慘烈。公元前132年,黃河在濮陽瓠子河段決口,洪水氾濫淮泗,淹及十六郡。“山東被河災,及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
公元11年,黃河再次決口,氾濫冀、魯、豫、皖、蘇等地近六十年。北宋,1056年夏,“京師雨,兩月餘不止……河北、京東西、江淮、夔、陝皆大水”,“民廬室及軍營漂流者,不知幾千萬具”,“京東、北累歲飢歉,民多流移,近兗州稱民有夫妻相食,而村野新殯率被髮掘啖其屍肉。”
1933年,黃河在河南多處決堤,水災波及30個縣,受災273萬人,死亡12700人。
1938年,國民黨部隊為阻止日軍西侵,炸開黃河堤,淹沒蘇、豫、皖44個縣。不僅沒有阻止住日軍,反倒使600多萬老百姓遭受空前浩劫,漂屍成片,餓殍塞途,死傷89萬人……
有史料記載:1919年,在河北鉅鹿縣地下發現了一座宋大觀二年(1108年)河決冀州時的鉅鹿城,墓碑街道,歷歷可見。而1982年在開封龍亭潘湖湖底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