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爺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或許是之前奉承習慣了,如今年紀大了卻也改不掉這個習慣了。
他想了想,忽然改了方才的笑臉。
“唉……”
吳老爺嘆息了兩句,接著道:“朝廷正亂著呢,其實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顧紫重知道吳伯伯心裡有話,可是一來礙於地位身份,二來礙於面子,所以不好說明。
她便給吳伯伯一個臺階下:“好了好了,朝廷的事向來都是說不清楚的,既然這樣,我們也就不多問了。”
顧世子彷彿也明白了妹妹的用意,也就不再多問。
或者顧紫重和顧世子兩個人想到一塊兒去了?
大家該吃飯吃飯,該喝酒喝酒。
場面再次觥籌交錯。
夜深人靜了。
顧紫重決定和哥哥一同再去問問。
顧母這個時候倒是安靜了許多。
顧紫重也不知道為什麼。
她此時的好奇心強,不問出什麼來就不願意罷休。
李囡玉就陪著顧母待在房間裡。
顧紫重和哥哥一同出來,準備找吳伯伯好好去問一問。
正巧,吳伯伯正好過來。
顧紫重和哥哥就把人家給拉進屋子裡來。
現在屋子裡就剩下顧家四個人和吳伯伯了。
顧母忽然也坐不住了,起身來,客氣地請吳兄長坐下。
顧紫重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母親其實早就知道吳伯伯會親自過來。
吳伯伯也是明白了顧家的心思,知道顧家還會再來問的。
與其讓顧家人再來問,倒不如自己親自過去,還落下一個人情呢!
看來母親這心思猜測得還是準確的,要不然母親方才怎麼那般鎮靜?
她看向母親,正巧母親也是隨意投過來一個自信的目光來。
顧母和女兒二人目光相對。
顧紫重更加相信,原來果然如此。
顧母坐到了吳兄長身前來,兩個老人開始拉家常。
說了半天,話題終於轉向了顧老爺這裡。
顧母就不再轉彎抹角了:“兄長,你知道老爺的什麼事情,請直言。不論好言還是壞語,我們都能接受。”
就是就是,你憋著不說我們最不能接受。
顧紫重和哥哥湊得更近了。
吳祠雲嘆息了一聲,直言道:“想必紙包不住火的。顧老爺之前一直想讓門生把這個訊息給按住,結果還是讓你顧夫人給知道了。”
胡說,老爺之前還給家裡來過書信呢!
可是……
顧母轉念再一想,吳兄長說得也對,可能就是老爺之前想按住這個訊息,可是老爺的壓力實在太大,所以才給家裡人來了書信。
不論怎樣,找家裡人發洩發洩才算舒服。
越是這樣,就越是說明老爺現在的困境了。
顧母再也不能保持鎮定,急忙問道:“知道什麼了?還請兄長名言。”
吳祠雲直言道:“唉,顧老爺成了首輔,可是他遇上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國庫空虛。朝廷有文武百官,需要給他們發俸祿,可是國庫的錢又不夠,逼得顧老爺實在是沒有辦法。”
顧母聽罷,鼻子就是一酸。
這算什麼皇帝?國庫的錢不夠,皇上跑哪裡去了?
吳祠雲接著道:“朝廷裡的慈伯公卻是一個十足的惡人,淨幹些損人不利己的事。他也幫著搗亂。倘若不是他在皇上耳旁出餿主意,皇上也不至於把顧王爺給按到首輔的位置上去啊。”
現在首輔這個位置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把王爺按在首輔的位置上,皇上也還真敢想。
吳祠雲接著直言道:“其實這是顧家和那個慈伯公多年的恩怨,大家都是表面上裝糊塗,其實心裡跟明鏡似的。朝廷裡流派分多,顧家之前和皇上走得近,各處的朱家都是心高氣傲,誰願意拉攏顧家?”
顧紫重明白,就算是顧家親自討好人家,人家都未必會看得上顧家。
因為經歷了幾世的皇位,皇族人丁興旺,一個皇帝動不動就十幾個兒子。
這樣傳下去,不出幾代,朱姓的王爺就遍佈大明各地了。
突然冒出來一個顧家,還是異姓封王。
放在最開始或許還受人尊敬。
只怕經歷了幾代過後,人家朱家人都忘記了還有顧家這麼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