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顧老爺不是不懂事理,實在是沒法去巴結人家。
勢力眾多,而且還不受人家待見,誰知道你巴結的人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顧老爺只是看情況,並沒有去巴結任何人。
吳祠雲後來又說,送禮行賄的事,都已經成了潛規則了,可是顧老爺沒有。
慈伯公就不高興了,還能有人敢不給錢的嗎?
顧老爺給了錢也不會受重視。
況且顧家的地位也不低雖然名聲不大可是要說起來,他慈伯公也不敢拿顧家怎樣。
冤冤相報,就是這麼回事。
這次可是讓人家抓住了把柄了。
這個慈伯公究竟是有什麼手段?居然讓皇上聽信了他的話。
拿顧老爺擋在前面,成了皇上的替罪羊了。
國庫空虛,大家怨聲載道,肯定首先埋怨皇上啊。
皇上這下子躲得好啊。
吳祠雲說罷之後也是很無奈的樣子。
畢竟他致仕多年,身旁的子嗣也都沒成什麼大氣候。
顧母感謝人家告訴他們這些。
人家能這樣已經仁至義盡了。
倘若日後顧家真的沒落了,人家吳家還可能受開封處慈伯公門吏的排擠呢!
就是黨派的問題。
沒有辦法。
顧家要記住吳家的恩情,人家能請他們進來住上一晚,盛情款待一番,足夠了。
顧母就親自將吳兄長給送出門去。
回了房間來,顧母嘆息了一聲又一聲。
黨派之爭沒有辦法。
估計皇上只會站在一旁看笑話,壓根兒不會管的。
慈伯公需要借皇上之手鏟除異己,皇上自然也要藉助各派的手來讓他們自相殘殺。
現在顧老爺倒黴,將來指不定什麼時候倒黴的就是他慈伯公。
皇上總要顯得公平一些。
只是現在老爺身陷囹圄,他們該怎麼辦?
顧紫重也是這麼想的。
她在回憶著當年在後宮時候的計謀。
拆東牆補西牆吧。
現在趕快混關係,哪怕是落人傢什麼重大的恩情。
那也要混關係。
這樣才能讓百官的“民憤”降低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