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埃裡站在布拉韋的門外談話,那扇門對著港口的堤開著。吉里雅特鼓足勇氣走到離他們很近的地方。他完全確信,當他走過他們身旁的時候,她露出了微笑。這並不是一點不可能的。
① 是一種毛蕊花。
① 據本書原版本注,雨果並未寫過這樣的喜劇,因此並非為未發表的劇本,想系雨果有意如此說。
黛呂舍特總是不時地聽到風笛聲。
梅斯萊希埃裡也聽見了這個風笛的樂聲。他最後覺察到這個持久不息的樂聲竟從黛呂舍特的窗子下面發出來了。樂聲柔和,情況嚴重起來。夜間活動的情郎是不合他的口味的。他想在適當的日子,如果她願意、他也願意,把黛呂舍特嫁出去,簡簡單單,沒有浪漫色彩,也沒有樂曲抒情。他不耐煩了,開始偷偷監視,他相信自己已經隱約地看到了吉里雅特。他用指甲捋自己的絡腮鬍子,這是他發怒的跡象。他咕噥說:“那個蠢貨,他吹這個幹什麼?他愛黛呂舍特,這是明擺著的事。你在白費時間。誰想要黛呂舍特,應該來找我,不要吹什麼笛子。”
很久以來就預料到的重大事件實現了。可尊敬的雅克曼·埃羅德被宣佈擔任溫切斯特①的教區主教的代理人,島上的教長和聖彼得港的教區長,他在他的繼任人就職以後,就立刻離開聖桑普森去聖彼得港。
新的教區長不會來遲的。這個教士是原籍諾曼底的一個貴族子弟,叫若埃·埃比尼澤·考德雷,用英語說,叫考德賴。關於這個未來的教區長的詳細情況,有善意的議論,也有惡意的議論,說法完全相反。人們說他年輕,貧窮,但是他精通教理,因此雖然年輕卻顯得老成持重;他人是貧窮,不過充滿了希望。在為繼承和財富所創造的專用語言中,“死亡”就叫做“希望”。他是年老富有的聖阿薩弗①的教長的侄子。這位教長如果去世,他將成為富翁。埃比尼澤·考德雷先生有一些高貴的親戚。他幾乎應當有權利具有可尊敬的貴族身分。至於他的教理,大家的評價不同。他是聖公會教徒,可是,依照蒂洛森②主教慣用的說法,是十足“不信教的人”,也就是說是十分嚴格的人。他拋棄法利賽人③的教義。他寧願喜歡牧師的住宅,而不喜歡主教的職位。他夢見最早的基督教會,在那兒,亞當有權挑選夏娃,希拉波利斯④的主教弗魯孟提烏斯⑤搶走一個姑娘做他的妻子,同時對她的父母說:“她願意這樣,我願意這樣。您不再是她的父親,您不再是她的母親。我是希拉波利斯的天使,這個女人是我的妻子。父親,是天主。”如果應該相信人們所說的話,埃比尼澤·考德雷先生認為“要孝敬父母”①的經文遠遠不如另一句他認為更有意義的經文:“女人是男人的肉。女人將離開她的父母,去跟隨她的丈夫。”②此外,這種限制父權、嚴謹地支援各種夫妻關係組成的方式的傾向,適合所有的新教教義,特別在英國,尤其在美國。
① 溫切斯特,英國英格蘭漢普郡一城市。
① 聖阿薩弗,英國威爾士地區北部一小城市。
② 蒂洛森(1630—1694),英國高階教士,1691 年起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反對無神論、清教主義和天主教教義。
③ 法利賽人,公元前2 世紀至2 世紀猶太教上層人物中的一派,標榜保守猶太教傳統。
④ 希拉波利斯,弗裡吉亞古城。弗裡吉亞為小亞細亞中西部古國。
⑤ 歷史上有一個弗魯孟提烏斯,活動時期在4 世紀,敘利亞人,基督教教士,曾在衣索比亞傳教。但本書原版本注中說歷任希拉波利斯的主教名單上無此人。
① 是上帝授予摩西的“十誡”中的一條,見《聖經·舊約》的《出埃及記》。
② 這段話在《聖經》中並沒有,但與《創世記》中第二章中的一段意思相近。
五 正當的成就總遭憎恨
以下是這個時期梅斯萊希埃裡獲得的成就。“杜蘭德號”實現了原來對它的希望。梅斯萊希埃裡還清了他欠的債,彌補了他的損失,還清了不來梅的債務,支付了聖馬洛的到期應付款。他償還了抵押他的布拉韋住宅的借款。他向當地付清了這所住宅的全部小額的租金。他成了一項能帶來極大的收益的財富——“杜蘭德號”的所有人。這隻船的純收入現在是一千英鎊,還在不斷增加。確切地說,“杜蘭德號”是他的全部財產。它也是本地的財產。運輸牛是這隻船最好的收入。為了改善裝載條件,讓牲口進出方便,不得不除掉了吊艇柱和兩隻小艇。這樣做也許是不謹慎的辦法。“杜蘭德號”只剩下一隻小艇,是救生艇。這隻救生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