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海對殷憐的態度更傾向於疏導而非強硬的命令。他到了甜點店,真的煞有其事地跟殷憐做了一個“交易”。
雖然他的態度如同哄小孩子過家家一樣,但是說出來的資訊倒都是殷憐需要的,並不只是一些哄騙小孩的旁枝末節。
李英海知道這女孩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不能把她當做普通的中學生看待,所以他雖然抱著陪小姑娘過家家的心態,說出來的情報卻都很實在——也許有所隱瞞,但是隻要目前沒有規定不得向外透露的普通情報,他都說了。
事實上他說出來的大部分情報殷憐都可以想辦法從其他地方打聽到。不過有這麼個訊息渠道卻大大省去了篩選資訊的時間。有一部分情報則可能是參與了現場調查的警察才知道,不過由於這件事鬧得很大,情報外洩得很厲害,莫名其妙地就有很多知情人出來爆料,真假不明,但確實有一些不知道是真的知道內情還是純粹腦洞大,還真的猜中了一些事情真相。
當然……更多的還是假訊息。
從李英海口中打探訊息的最大好處,大概就是殷憐不必費心去分辨哪些訊息是真,哪些事情是假。
按照李英海的說法,當時論壇帖子出來的時候,警方雖然也有人看到訊息,但是並沒有引起重視。畢竟網上的自殺帖那真是數不勝數,經過各種各樣的奇葩事件之後,警方對於這種事情也都見怪不怪了,現在都以更加慎重的態度對待這些小道訊息,也避免造成警力的浪費。
當然,只要警方發現這方面的情報,或者接到報案,都是會對情況進行分析和調查的,哪怕最後的結果顯示出來只是個惡作劇——這種的一般就可以抓起來關一關了。
童星這件事因為內容比較聳人聽聞,警方是判定為不可信的——最重要是今年已經爆出過兩條類似的流言,引發了很大的轟動,最後都被證明只是惡意的商業傳謠。這種情況下遇到相似的謠言,難免不會讓人覺得又是一樣的套路。
女孩的鬧劇拖了一段時間,既不肯透露身份,也不肯暴露更多個人資訊,許多內容都是模糊的,偏偏暗中又在各種細節上指向彼得潘,讓熟悉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其實也確實很像商業傳謠。
誰能想到,這一次的駭人聽聞,卻突然變成了真的?
事實上,就算當時重視了,匆忙之間能做的也很少。女孩的自殺並非一時衝動,而是長時間負面情緒積累之後的深思熟慮。這個過程已經超過了一年時間,所以準備得也非常充分——她並不是虛張聲勢,只是在臨死前最後的垂死掙扎。
李英海說道:“一般來說,像這種持續很長時間的自殺直播,都不會是真心的……但是這次的情況顯然不一樣。你說她直播了這麼長時間,又已經做好了跟對方魚死網破的準備,為什麼就不能活下來與惡人鬥爭呢?”
他其實並不是詢問殷憐的意見,純粹只是感嘆而已。
結果沒想到殷憐卻真的給出了回答:“也許是隻有背靠死的時候她才有這樣的底氣,或者她只是想問一句:為什麼?”
李英海為之一愣。他想了想,耐下性子,用像父親般溫柔的口氣問道:“你覺得她是什麼個心態?”
就年紀來說,殷憐和過世的女孩子差不多年紀,也差不多世代,應該更有共同語言才對。李英海想從她這裡瞭解一點女孩的思維方式,以求能得到更多有用的線索。
殷憐說道:“我稍微代入了一下,覺得她寫遺書還有公佈自殺計劃的時候,其實說不定只是想尋求認同……像是問一句,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又或者對她做這些事的人是不是才是錯的?警官先生,都說三人成虎,指鹿為馬,如果一個人一直被灌輸錯誤的觀念,時間長了,她大概也會懷疑,是不是世界就是這個樣子,自己的想法和堅持才是錯的。”
就像殷憐也曾經懷疑過,她的存在是否就是個錯誤,作為小三的女兒她是不是根本不應該活著?
殷憐說道:“年紀小的時候,我們是很輕信的。大人說什麼……我們都會相信。”
李英海沉默了許久。
他作為一名刑警,早就見慣了人世風浪。但是當殷憐這麼說的時候,他還是心頭苦澀,陷入了沉默。
因為孩子和成人不一樣,他們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這本來是成人的職責,但事實上在這件事裡面,許多成人非但沒有保護他們,反而在試圖加害他們。
李英海說道:“國家應該為這件事感到羞愧……是我們沒有保護好他們。”
殷憐說道:“在國家之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