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覺得先生此來,是想和老夫一論高低?”
葉千秋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荀卿,果然慧眼。”
荀子眼睛一亮,道:“先生想如何論戰?”
葉千秋看到荀子這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不禁想起了這位大家的精彩一生。
荀子這一生經歷無數論戰。
當他還是少年時,他走出趙國故土,那正是趙武靈王鼓盪天下風雷的強趙之時。
荀子的身上秉承了趙人的豪俠血性,在趙國已經少年成名的荀況,揹著一隻青布包袱和一隻盛滿馬奶酒的皮囊就到了齊國的稷下學宮。
彼時,稷下學宮名士雲集,沒有人正眼看他這個從遙遠北方來的布衣少年。
稷下學宮為初入門者確定師門時,沒有一個成名大師點他入門,也沒有一個人邀他同門修學。
甚至還有人嘲笑荀子是趙國來的蠻子,如何懂得做學問。
依照稷下學宮的法度,初入稷下學宮的弟子,三年後若不能在學宮論戰中連勝三場,便要離開學宮,且日後不得冒學宮弟子之名。
三年後,天賦驚人的荀況在學宮少士論戰中旬日不敗。
其淵博的學問,犀利的辯才,使昔日嘲笑他的稷下學子一一潰敗,竟無人能與荀況相爭。
年輕的荀況一戰成名,離開稷下學宮到列國遊歷。
荀子用了二十餘年遊歷天下,尋訪了所有不在稷下學宮的名士大家,坦誠論戰,相互打磨,最終成為了一代蜚聲天下的大家!
這時,只聽得葉千秋笑道:“我聽聞昔日先生與孟子在稷下學宮論戰人性之善惡。”
“今日,倒是很想和先生再論一論人性之善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