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穀子變成一畝穀子,一畝穀子變成遍地穀子。你們此次回去傳熱,要照這個一人傳十人,十人傳百人,百人傳千人,千人傳萬人,萬人就可傳遍全體,使我們全體幹部,個個萬能”。
以後,閻錫山還將這4期訓練內容彙編成冊,印發給幹部,作為其行為的準則。在這本名為《洪爐訓練集》的序文中,閻錫山寫道:“國的存在,與人的生活是一樣,人的生活必須要適應環境,夏葛而冬裘,不能犯反(擬為“違反”——引者注)。立國於世界,不能隨時代的進步,物質精神皆不如人,國難大而無力,人雖多而無用,由衰弱而滅亡者,不知凡幾。吾國一百年前,海禁開始,即當維新,以至今日,仍不能猛速進步,致國家遭此奇禍,人民受此奇災,前人之咎,今人之辱。吾人不幸而生於此時,本事在人為之公例,特別努力;吾人亦幸而生於此時,本國須自救之公例,加緊自強努力,均以人為準,吾人不得不先由陶冶幹部著手,乃於*三十年暑期設洪爐進步討論會於克難城,前後四期,共集[訓]高階幹部2600餘人。欲以精神之陶冶,知識之灌輸,技術之講授,期成為說甚是甚,作甚務甚,不容人不,能使人能的革命幹部,贖前人之咎,盡今人之力,進國家於富強文明,期與先進各國並駕齊驅。” 這裡閻錫山不僅把訓練幹部看作是維持其存在的一種舉措,而且看作是推進國家達到富強文明的途徑。正如其詩所云:。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一、“克難”求存(5)
一角山城萬里心,朝宗九曲孟門深。
乾坤俯仰無終極,願把洪爐鑄古今。
從1941年夏至1945年7月的4年時間中,閻錫山先後在克難坡、吉縣、隰縣舉辦61期“洪爐訓練”,輪訓幹部2萬餘人。據《復興日報》記載,“洪爐訓練,收效最大最速,這可以說本戰區的幹部一經入洪爐之訓,即被脫胎化骨鍛煉出來。從民國三十年暑期中開始一直至今一期一期的訓練,一批一批的造就出來分佈在組政軍教經各部門中,在二戰區的幹部中可以說很少有沒經過洪爐訓練的。”
“洪爐訓練”期間,閻錫山為了增進與幹部的私人感情,讓侍從長洗印了大量身著戎裝的半身或全身相片,贈給中、高階幹部,以示親近。
從“洪爐訓練”的內容看,不過是一些空洞的政治說教,但毋庸置疑,閻錫山透過開辦“洪爐訓練”,加強了對幹部的統御與管理,對以後維護其統治起了相當的作用。
“新經濟政策”
1942年,為了渡過經濟難關,閻錫山提出了“對內擴大生產,充裕物資,穩定物價;對外深溝高壘,嚴密經濟封鎖,抵抗敵人經濟侵略”的“新經濟政策”。
閻錫山說推行“新經濟政策”的目的是:“使人生活的物質,合理滿足”。為達到這個目的,閻錫山提出只有首先從“自給自足”入手,才能克服目前的經濟困難。因此,必須實行計劃生產,加大生產;取消浪費,節約消耗;管制物品不準自由轉移,即所謂不叫什麼東西進村,什麼東西進不了村,不叫什麼東西出村,什麼東西出不了村;統制商業,未經許可,不準自由買賣,不準抬高物價等等。
那麼,如何實現上述措施?閻錫山根據戰時形勢提出實施新經濟改革的先決條件是“政治經濟化”,即以政治權力管理經濟,所有計劃生產,節約消費,配給物品,統制商業,都透過行政手段加以管理。
閻錫山提出新經濟必須建立在如下四項原則的基礎之上:
其一,生活生產戰鬥合一。閻錫山說:“我的新經濟是戰鬥的,適應國防需要”。為此,人民生活要戰鬥化,生產要配合戰鬥,適應戰鬥的需要。戰鬥訓練,寓於生活、生產之中,戰鬥技術要生長於生活、生產之中,人力、物力、財力,要集中運用,為了抗戰,合乎抗戰。
其二,人人勞動生產。閻錫山提出:“勞動才能富裕生活,生產才能增加物力。不勞動,不生產,在個人說是個廢人;在國家說是個贅疣”。因而,應當人人勞動,人人生產。反之,如果有勞動能力,而規避勞動者,則要受相當處罰。這既是“維護勞動者利益”,“鼓勵人人勞動”,“廢除不勞而獲剝削制度”,也是實現“自給自足”的途徑。
其三,合作互助。即把生產、供銷、信用、交通等各種業務,統統配合在一個部門內經營,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從而達到取消營利主義商業行為的目的。
其四,計劃管理。閻錫山提出“新經濟制度是管理經濟”。因為,新經濟擔負著對內管制物價,對外防禦經濟侵略的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