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為此,閻錫山將所有軍隊連級以上、行政小區級(縣以下的區)以上人員,以及政工、政衛、理論宣導、經濟、兵役、學校等全體幹部,分批召集到克難坡進行輪訓。並且專門在“實幹堂”會議室前,興建“洪爐臺”作為集訓場所。
閻錫山對此次幹部輪訓極為重視,每天早晨6點,就集合受訓練人員,在洪爐臺前訓話,而且親自撰洪爐訓練歌,歌詞為:
高山大河,化日薰風。俯仰天地,何始何終。謀國不豫,人物皆空。克難洪爐,人才是宗。萬能幹部,陶冶其中。人格氣節,革命先鋒。精神整體,合作分工。組織領導,決議是從。自動徹底,職務維忠。抗戰勝利,復興成功。
這首歌詞的中心意思是,透過“洪爐訓練”,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整體精神,自覺地服從他的領導,從而達到抗戰復興的目的。他令人為歌詞譜上曲,要求受訓人員每日必唱。
為了搞好“洪爐訓練”,閻錫山還親自制定了“會訓”,即“警覺、迅速、負責、自動、深入、徹底”。所謂“警覺,就是指要具有敏銳的覺察力。“迅速”即做事要迅速。“負責”就是要作甚務甚,學甚會甚,作甚成甚。“自動”即自覺地行動,是負責的表現。“深入”即做事要相當投入,而非浮淺了事。“徹底”即貫徹始終之意。
“洪爐訓練”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其“存在就是真理,需要就是合法”的理論,統一干部的思想認識,以提高其政治的整體功能,即“在集中領導下,精密的分工,有機的配合,表現出齊一進步的團力”。閻錫山將此稱謂“整體精神”說,透過“洪爐訓練”,把受訓人員,“溶化成齊一的整體,加強整體的內力,推進整體的發展,不允許有一個不健全的細胞,破壞整體的存在與發展”。因此,他又把在“洪爐訓練”中表現好的,稱之為“鋼鐵幹部”,加以提拔重用;而對於表現不好的,稱之為“爐渣子”,予以清除。經過“洪爐訓練”,使各級幹部服從於他的領導,成為“志會長之志,言會長之言,行會長之行”的忠實奴僕。
一、“克難”求存(4)
除此之外,“洪爐訓練”還對行政、軍事、政衛等部門進行業務訓練。行政方面訓練的內容是如何管民、組民、訓民、用民,使人民的言論行為,都必須服從閻錫山的意志。軍事方面是專門訓練怎樣管兵、帶兵、組兵、訓兵、教兵,使所有軍隊都能服從閻錫山的號令。政衛方面是專門訓練特務,如何搞密報、偵察、檢舉、肅偽。
“洪爐訓練”期間,閻錫山為了控制輿論,挑選年齡13至15歲的少年,組成“服務士隊”,受閻錫山直屬領導,由白玉圖、白懷儉分別任正、副隊長。服務士經過短期訓練之後,根據不同情況,分派到洪爐訓練班,從事勤雜工作,實質上是監視受訓幹部的言行。閻錫山稱服務士是“站在最低的位置,執行最高的權力,如會長的耳目、手足、化身。” 當時洪訓學員,一時不明“服務士”的真實身份——閻錫山的情報員,在言行方面毫不避諱,結果不少人受到高幹的傳見矯正,或點名批評。
“洪爐訓練”之後,閻錫山認為“服務士”作用甚大,不僅以少、中尉待遇,而且每個部隊的團和地方的縣都各設一個服務士。閻錫山明確規定“服務士”的任務為:“反映不良傾向,監督部隊長官言行”。
為了擴大“洪爐訓練”的影響,閻錫山召見參加受訓的《陣中日報》總編牛青庵,要求牛受訓結束後,“要在報上闢個專欄,掌握分寸,抓住‘整體精神’這個主旨,大力宣傳,把洪爐的熱傳下去,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另外,閻錫山還創辦了專門刊物——《革命洪爐》三日刊,並且親自撰寫了發刊詞。他說,該刊作為整個“洪爐”的喉舌,它的發行不僅可“促進整體進步”,而且對於“監督我們每個同志自強不息的健全自己,把自己修正成一個標準的革命人物,鍛鍊成一塊堅硬的鋼鐵,表現我們整體‘洪爐’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洪爐訓練”第一期結束後,閻錫山自以為充分發揮了“洪爐”效用,訓練了一批他所期望的幹部。於是他把這批人員稱之為“蒸饃的酵子”,企圖透過他們的“發酵作用”,把2萬多幹部統統變成“萬能幹部”。為了使“洪爐訓練”制度化,他從第二期起,成立“洪爐訓練委員會”,作為二戰區各種訓練的統一機構,連續舉辦了第三、第四期,共受訓中高階幹部2600餘人。
對於“洪爐訓練”,閻錫山頗為滿意,在第四期閉會詞中滿懷信心地說:“一顆穀子變成一穗穀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