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事實上都是“損之又損”的“為道”操作過程。“能盡人之性”,“能盡物之性”,“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亦是“無為無不為”的體現。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不是“為學日益”之學,而是“學不學”,為道之學。因古人六、七歲入學,按《禮記》記載:“一年(入學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考察學業成就,學術見解,選擇同學朋友的眼光),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知識淵博通達,各科融會貫通,有自己明確的學術觀點,心不迷惑,能尊師訓而不違反),謂之大成。”天聰孩童,六歲入學,九年則十而有五。因此,對“為學日益”之學,早以“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所以,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是立下大願、追求為道之學,佛法叫發菩提心。“三十而立”,是“損之又損”的為道功夫達到不退轉位。“四十而不惑”,是“損之又損”的修證功夫,達到不被外境所迷惑,法眼清淨。“五十而知天命”,是“損之又損”達到明心見性的境地,窮理盡性,以致於命,歸根覆命了。“六十而耳順”,是指“理則頓悟,事則漸修”,證悟後還要保任,清除無始劫的業妄習氣。“耳順”是說“損之又損”達到“若人捶詈,同於稱讚”(《楞嚴經》)的境界,見思煩惱斷盡矣。“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境地,能“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也就是從容中道,佛家稱為事事無礙也,這正是老子講的“無為而無不為”。

五、極性與非極性

老子曰:“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老子·十九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七十七章》)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老子·四十九章》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老子·二十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八十一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十章》)

1、“欲”與“樸”

聖人為什麼主張“去甚、去奢、去泰”呢?因為“甚”、“奢”、“泰”都是極性的觀念,二相所具有的屬性。聖人追求大道的無為、無私、無慾,自然的非極性屬性,要損掉極性事物的過分、太侈、極端等極化狀態。要守中,要中和,要平衡,要復歸於樸、復歸於無極。這一系列的內容,乃是“為道日損”的過程,亦是轉識成智的操作。損減五官的貪慾,減少情慾的追求,能“少私寡慾”,這是“為道”的基礎操作。少私人敬仰,寡慾鬼神欽。“少私寡慾”,這是“塞其兌,閉其門”的必然效應,也是“無慾認識”通道開啟的先決條件。素樸是大道的狀態和屬性。損減“有欲”,入契“無慾”,目標在素樸復歸。吾人先天本性本具純潔素樸,無雜無染,因後天的情慾染汙,便遠離大道;極化不已,則走向極端(甚、奢、泰)。能知大道清虛寂靜、不二圓融、常住妙明,發心為道,損減“有欲認識”,目的在見(現也,開啟也)素抱(不失也)樸。素樸本具,只要少私寡慾,垢盡鏡自明。

莊子曰:“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莊子·馬蹄》)本體之性本具素樸,只因“有欲”汙染而失之,故只要清除二相極性的“有欲認識”,損減感官之慾,達到“無慾”,素樸至矣!同理,“有知”是二相分別識取之“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能二相歸一相,一相無可知,便轉識成智,本具之屬性(德)自不再失(不離)。“純素之道,唯神守之;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莊子·刻意》)純素樸的自性,不要“自心取心”,不要二相妄分,不生識,不極化,就是“唯神守之”。在逆反時,能二相合一相達三昧正定(守而勿失),自與法界一相不二(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始覺合於本覺(合於天倫)。老子稱之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