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育。”這裡的“至誠”也屬於“常無慾”的認識狀態,“知天地之化育”屬於“觀其妙”。

這個“玄之又玄”正就是我們常說的歸根溯源,窮究本根,也是深化認識的過程。越溯源越歸根,就越接近真如實相,就越與道相符,就能更真實地體察到“道”的狀態和屬性,一切本來的面目就越來越清楚了,認識就越來越深了。深到啥程度了?深到老子說的得道了、體道了、“惟道是從”了,佛學上就叫證涅槃了,證了無上的正等正覺了,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終極目標。

只有達到“玄之又玄”的認識層次,才能領悟“眾妙之門”。“妙”就是本來最深湛最圓滿的認識,亦最本質的狀態和屬性。道是真空實相,實相無相,但卻是無不相。其機制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循“常無慾”的“聖智”而現出道是“本無一物”的真如實相,同時,觀到“諸法空相”、“五蘊皆空”的“幻妄稱相”之妙道;循“常有欲”的極性處理機制,不同的境界,現出不同的“應所知量”。正如佛經講的,人看見水是“水”,魚看見水是“空氣”,鬼看水是“火”,天人看水是“琉璃”;人聞大便是“臭味”,狗聞大便是“香味”;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三世十方,“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都是眾生“循業發現”的“徼”。從認識論來看,所謂的法界,宇宙、世間、社會及人生的本來面目和現象世界,無非是“常有欲”和“常無慾”所“觀”的“徼”和“妙”而已!只不過是“聖智”觀到“妙”境,而“凡愚”只觀到“徼”界。但不管是“妙”還是“徼”其機制皆是“玄之又玄”,無不是“道”的不同展現(同出而異名),都具有深刻的道理,都是大智慧的聖人所證悟的哲理和規律。

聖; 智常處於“無慾”的狀態而現“妙”境,佛經稱“常無慾”的狀態為“清淨本然”,在此寂滅之態,必現妙明的照性,這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本源(道)狀態和屬性,也是“常無慾以觀其妙”的終極詮釋。“常無慾”的聖智之境,泯滅了極性的一切觀念,主客合一,能所不分,見相一際,無二無別,圓滿十方,究竟一相。所以,“常無慾”認識狀態時,只惟“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的聖智現量,故釋迦牟尼佛稱之為“一真法界”、“圓覺”、“大覺”;老子稱之為“道”、“樸”、“無極”。只因“常無慾”的非極性態,無主客、人我、物我等一切極性之存在,故此“現量”老子稱為“穀神”、“無”、“常”、“明”等,佛經乾脆稱為“心”、“真心”、“妙明真心”。這個“心”不是唯心的心,因為“妙明真心”本無心物兩極可“唯”,而是非極性“常無慾”狀態與非極性所現屬性“妙”的合一。所以,老子的“道”和佛陀的“妙明真心”都是用來表達主客合一,狀態屬性合一的“不二之境”。此“不二之境”才是真實不虛的本體,見到此本體就是“觀其妙”,而此“妙”就是佛法講的無相之“實相”。老子和佛陀都證知,只有處於“常無慾”的認識狀態,才能“觀其妙”,才能“聖智現量”,才能認識到“如是本末究竟”。

“常有欲”是相對“常無慾”而講的。“常有欲”是極性的認識狀態,處於這種認識狀態時,只能產生“比量”的認識,不能產生“現量”的認識,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徼”。“妙”是“聖智現量” 。“不知常,妄作兇”的見相著相,對感官所反映的紛繁的萬事萬物,只知其事物的表面現象(比; ; 量),不瞭解事物的內在本質(妙)。因不瞭解“妙”,故只知道“徼”,但“妙”和“徼”本是同一機制所現,老子稱這一機制為“同出而異名”。佛陀稱為“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這個眾生心,卻不是聖智現量的“妙明真心”,而是各種不同極性識念集聚的妄心)。佛陀稱謂的“業”,本是極性觀念指導下,身、口、意在第八識(軟體)上的烙印,這裡我們可看作是極性觀念處理的結果或感受。“常無慾”時,沒有任何極性觀念,更談不上有“業”的烙印,但機制不變,只是循無業(非極性屬性)、無極性現出周遍法界、不動周圓的不二之妙性。除此之外,皆是循不同極性業的烙印(業妄)所現的“徼”境。可見“妙”是非極性“真心”所現的“究竟一相”;“徼”是極性“妄心”、比量、外境之稱謂。因為進入極性的層次和世界,主客分立,能所熾然,心物堅固,把本來無內外,無主客的“常無慾”、“現量”之妙道,因極性“常有欲”而極化成比量,於是不知心(主)境(客)一如,本是一不是二。因妄分內外,形成主體的“心”(妄我)和客體“境”(妄相),從而處於“常有欲”的極性觀念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